乳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对其生长和进展分子机制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乳腺癌亚型。
Bryan等于2006年首次明确提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概念,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这类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类型的15%,在乳腺癌的不同分型中为侵袭性最强的亚型,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转移早、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好发于绝经前女性,临床分期偏晚,多为Ⅱ~Ⅲ期,其临床疗效差,即使经过全身化疗,也容易出现复发的危险。
目前治疗方案不统一,其化疗方案主要借鉴于普通乳腺癌的治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主要推荐以蒽环类以及蒽环类+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一些回顾性分析显示,蒽环类药物联合或序贯紫杉类药物化疗生存获益更多,国外亦有CMF序贯含有紫杉类药物标准化方案治疗的研究,并无统一标准。
本研究对比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方案(TAC)与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AT)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指导临床治疗。
TAC方案:
多西他赛(此处代表T):75 mg/m2 D1,每21天重复,共6周期,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非小细胞癌。
多柔比星(此处代表A):50 mg/m² D1,每21天重复,共6周期,又称为阿霉素,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对各期细胞均有作用,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
环磷酰胺(此处代表C):500 mg/m² D1,每21天重复,共6周期,是一种病毒性化疗药物,同时属于烷化剂类免疫抑制剂,可破坏DNA结构,阻断复制,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达到治疗作用。
患者采取TAC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吐药物,抑制化疗后的呕吐反应,同时要注意多休息,适当补充营养,调节情绪。
声明: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