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还是不保乳?看完这篇不再纠结
2021-12-30 浏览:774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

前几天,到医院做完全面复查的刘女士心情异常兴奋,真切感受到了恢复健康的喜悦。

原来,两年前体检时,医生发现刘女士左侧乳房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结节”,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乳腺肿瘤。这个消息对刘女士这样一个性格开朗、经常出入社交场合的中年女性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据刘女士回忆说,她当时带着绝望的心情,去了当地三甲医院的乳腺专科进行了详细检查,经全面检查评估后,医生认为刘女士可行保乳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又经过放疗及化疗,之后多次周期复查显示其没有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表现。这下,刘女士既保住了健康也保住了美丽

也许有患友会说,不是每个人都有刘女士的幸运。看看身边乳腺癌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切掉了乳房,保乳术真的太少了。

的确,乳腺肿瘤一旦确诊,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保乳、不保乳的选择与纠结。但,这个选择,是患者自己就能决定的吗?

保乳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保留乳房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中,对于适应证和禁忌证,明确如下:

1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主要针对那些有保乳意愿、切缘阴性且术后能够达到良好乳房外形效果的患者。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肿瘤大小属于T1和T2分期,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于多灶性乳腺癌(同一个象限的多个病灶),也可尝试进行保乳手术。

 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治疗降期后达到保乳手术标准时,也可以慎重考虑。

2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妊娠期间放疗:对于部分妊娠期患者,可以在妊娠期完成保乳手术,放疗在分娩后进行。

 病变广泛,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外形。

 弥漫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

 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学切缘阴性者。

 炎性乳腺癌。

3 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国际上多项指南和共识,将部分不太适合进行保乳手术的情形归纳为“相对禁忌证”。

共识专家组经讨论后建议按照“保乳术后与局部复发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筛选和罗列,认为存在以下因素的患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保乳手术,但需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行保乳手术。

 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胶原血管疾病者,对放疗耐受性差。

 多中心病灶(是指在2个或2个以上象限存在1个及以上病灶,或病理学类型和分子分型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乳腺病灶)。

 同侧乳房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者,需获知放疗剂量及放疗野范围。

 肿瘤直径大于5cm者。

 侵犯乳头(如乳头Paget’s病)。

 已知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强(包括BRCA1/2等已知的致病性突变),保乳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BTR)风险增加的患者

保乳术会不会增加复发率?

对于患者来说,突然被告知可能患有乳腺癌时,所承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很多符合保乳指征的患者,一旦听说保乳还是有一定理论上的复发率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命”。

有些患者在接受医生保乳建议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外来影响,如同期切除乳房患者的“负面”暗示;通过网络或微信群看到保乳后复发的真实案例等。

基于对保乳后复发的恐惧与焦虑,使得一些能够保乳的患者选择了切除乳房。这是国内保乳率低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有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及病理类型等

多数研究发现,切缘不彻底会增加复发的机率,切缘距肿瘤过近则会增加了复发的危险。局部肿瘤复发是一种全身播散的局部表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切缘与肿瘤的距离。导致乳腺癌术后复发及短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为HER-2基因过度扩增、低表达或缺失及P53基因突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治疗与规范(2019年版)》指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全乳切除相比,能够获得同样的远期生存效果;同时,总体手术并发症低于全乳切除+/-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满意度和费效比也有优势。

因此,指南推荐,有保乳指征的患者应首先建议保乳治疗,而非乳房重建。

小结

保乳手术创伤小,保留了乳房的基本外形,可以说,综合保乳治疗是乳腺癌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术前辅助治疗的开展、病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加强、医生对乳腺癌综合治疗观念的改变, 都将促使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保乳治疗。

但需要提醒的是,保乳术后需要放疗,即使局部复发率可控,但难免有个别少数患者因局部复发最终切除乳房。因此,在选择是否保乳时,应由医生在综合评估后,作出指导性建议。对于符合保乳指征的患者,如患者愿意接受保乳术,还要根据术中切缘有无肿瘤累及来综合判断后决定。

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和开篇的那位刘女士一样,定期做好乳房体检,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既保住了健康也留住了美丽,生活依旧多姿多彩。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储呈玉,邹强.乳腺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探讨[J].上海医药,2014,35(16):10-13.

[2]吴炅,王永胜,柳光宇,李俊杰,范照青,方仪,聂建云,郭宝良,李南林,张强,陈益定,宋传贵,刘雁冰,李凯,水若鸿,肖勤,尤超,胡娜,史京萍,杨昭志,裘佳佳.保留乳房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1):912-968.

[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08):609-680.

[4]王增辉,丁梅,刘雅静,张淑芝.保乳手术的基础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91-92.

0点赞
相关推荐
谈“瘤”不害怕!专家解疑乳房纤维瘤的那些事儿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高峰为15-35岁。多数女性在面对乳腺纤维腺瘤时,总会纠结要不要切,切了会不会再长,对妊娠及哺乳...
赵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乳腺中心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21443
快来看,哪些因素导致乳腺癌复发,早知道早防范
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术后和(或) 放化疗后癌灶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43362
别以为胸大是好事,也可能是病!
女生胸大也带来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11-14 阅读:40038
收藏!警惕乳腺癌来袭,这些信号要留意
乳腺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且发病正呈持续上升和越来越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4-21 阅读:9139
癌症防治,全面行动,这些饮食建议请牢记
肿瘤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3的肿瘤相关死亡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从膳食层次进行干预已逐渐成为预防和...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4-21 阅读: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