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激素,也被称为“女性激素”,主要由雌激素和孕激素两大激素成分组成。它可以促进女性附件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促进乳腺导管和乳腺的发育,还可以让女性容光焕发。
一般情况下,雌孕激素在人体内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失调就会引发很多乳房疾病问题。
虽然,雌激素对女性的利大于弊,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表明,如果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患妇科疾病和乳腺增生、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几率明显升高。
众所周知,大豆及其制品含有大豆异黄酮的成分,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一些患有妇科疾病或乳腺疾病的人就会很担心,因为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有的人会担忧道:“我现在有乳腺疾病,如果经常吃豆浆、豆腐什么的,会不会得乳腺癌啊?”。
那么,如果本身患有乳腺疾病或是其他妇科疾病的人,到底能不能吃大豆及其制品呢?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与引发乳腺疾病甚至是乳腺癌等疾病有没有联系呢?
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异黄酮成分,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荚豆类,在大豆中的含量较高,约占0.2%-0.4%。由于大豆异黄酮与内源性雌激素有类似的分子结构,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虽然,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是植物性雌激素,但其实大豆异黄酮本身并不是激素,而是黄酮化合物中的异黄酮活性成分。
那么,大豆异黄酮有什么作用呢?
1 抗肿瘤作用
国外研究显示:与欧美国家相比,饮食中常加入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其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较低。
相关研究人员对这种发病率的差异进行了病因学调查,结果表明: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都与大豆摄取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大豆异黄酮成分可以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中明确提到:大豆食品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和复发风险。所以,乳腺癌患者不能吃大豆制品的谣言就不要再信了。如果饮食中常摄入大豆及其制品,也没必要担心大豆异黄酮会促使癌症的进展而停止食用。
患乳腺癌的女性,可以摄入适量大豆食品作为健康、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2 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抗氧化机制,加快胆固醇的清除,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通过多脂肪代谢的影响,降低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几率,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3 预防骨质疏松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进行过一项针对大豆异黄酮的摄取量与骨密度相关病因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大豆异黄酮多的人,其骨密度越高。女性绝经后,特别是在绝经后的早期,增加豆制品的摄入量可以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作为天然的植物保健品,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炎、保护神经、降低血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各类含有雌激素的产品,不要随便吃!
有些商家、美容院会这样宣传,适当补充雌激素或食用相关产品可以起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殊不知,这些产品或是雌激素都是外源性雌激素,这种外源性雌激素会抑制人体正常的内源性雌激素的分泌,长期滥用雌激素,潜藏着许多隐患,甚至会导致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但一些特殊人群,需要补充雌激素进行治疗,如更年期综合征、卵巢子宫切除者等需要适当补充雌激素。
另外,一些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雌激素治疗,但是在接受雌激素治疗之前,是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查,确认是否为缺少雌激素而出现的症状,并排除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才能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需要进行雌激素治疗的人,用药量、如何用药以及用药时长,都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切不可擅自用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李紫微,曹庸,苗建银.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0):348-355.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5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