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蒲公英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中记载蒲公英可治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纲目》中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丁肿。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蒲公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目前为止,研究发现,蒲公英在抗炎、抗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且因副作用低,而被广泛用于营养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等技术发展,对蒲公英的各组分已有清晰的认识,主要有烯萜类、黄酮类、苯酚类、皂苷、维生素类、糖类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等。
(1)烯萜类:主要包含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等;
(2)黄酮类:主要包含槲皮素、木犀草素等;
(3)苯酚类:主要包含甲壳酸、羟基肉桂酸(绿原酸、菊苣酸和咖啡酒石酸)、香豆素(七叶皂苷和香豆素)等。
目前,关于烯萜类、黄酮类及苯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研究较多。
1. 抗炎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蒲公英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所含的三萜类、黄酮类、甾醇类以及多糖类等成分起主要作用。
蒲公英单用用途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牙周炎、甲亢突眼、血栓性外痔、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产后恢复、降低伤口感染率等。可内服及外用,常用剂量为10~90g。
董长颖等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蒲公英甾醇是一种具有较好抗炎效果的三萜类物质。侯京玲等通过多种动物模型证实了蒲公英黄酮是蒲公英的主要抗炎成分,且抗炎效果与剂量正相关。
2. 抗肿瘤作用
章雪等研究了蒲公英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活性。
邵辉探究了蒲公英活性成分T-1的抗癌作用,用含有5μ/mL蒲公英T-1成分与多种癌细胞混合培养,结果显示该活性成分对乳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卵巢癌所对应的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3. 增强免疫力
蒲公英多糖可提高小鼠免疫力。
实验表明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小鼠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小鼠免疫能力。
1. 回乳、更年期综合征
桂风云以蒲公英为主组成生化公英回乳汤、公英三麦饮、公英当归芍药散三个药方,用于回乳、更年期综合征、腹痛等妇科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其中公英回乳汤(含有蒲公英30g),能使患者尽快回乳,并且使恶露消除。
公英三麦饮(含有蒲公英30g),此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显著疗效。
公英当归芍药散(含有蒲公英30g),此方可以治疗妇人腹痛,有药到病除之效。
2. 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弥慢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较为常见。
齐珺等人利用鲜蒲公英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显著疗效。其中治疗组58例患者中,57例用鲜蒲公英外敷后红、肿、热、痛减轻或消失,体温、血象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28%。
通过临床观察,蒲公英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未发现毒副作用,由于其价格低廉且一年四季均可找到,为女性乳腺炎患者带来福音,适宜推广。
3. 乳腺癌
蒲公英在传统民间用于治疗乳腺癌。然而,它们的使用主要是基于经验发现,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
OHSM等假设蒲公英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并作为一种有效的激素绝经后妇女的替代疗法。作者采用体外实验系统,包括细胞增殖实验、报告基因实验、RT-PCR等方法对人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相关基因(pS2和孕酮受体PR)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发现蒲公英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增加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反应元件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研究表明作者的假设成立。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致命性乳腺癌亚型,治疗方案有限。LIXH等探讨蒲公英提取物对TNBC细胞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发现其抗癌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由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这些发现说明蒲公英提取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TNBC的治疗方法。
4. 不孕症
在当今社会,与年龄有关的女性不孕症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蒲公英提取物T-1是蒲公英提取物的有效活性成分。蒲公英的叶、茎是治疗部分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药物之一,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国外学者WANG T等研究发现蒲公英提取物T-1成分可能通过促进GC增殖和上调GC受体表达促进类固醇激素合成,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从而治疗女性不孕。
总之,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在治疗妇科疾病、恶性肿瘤、癌症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由于国内外蒲公英资源丰富,分布非常广泛,价格低廉,较容易获取,所以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由于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值得我们在医疗、新药研制、食品保健、美容、畜牧养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利用。
如上所述,蒲公英确有诸多作用,药用价值也很大。但仍需要提醒的是,国内外对蒲公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体内外研究,但对人体的研究较少。虽然蒲公英用药目前未发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其安全性仍然缺乏临床证据,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果使用蒲公英治疗疾病,请遵医嘱使用!
图片:摄图网
参考:
[1]聂文佳,徐帅师,张咏梅.蒲公英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7):140-145.
[2]谢士敏,周长征.蒲公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5):138-142.
[3]李贺赟,曾方兴,朱瑞雪,郑仲华.蒲公英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J].吉林中医药,2019,39(10):1291-1293.
[4]岑丽航,肖瑞琳,李苗,王珍珍,常冰梅.蒲公英的抗癌抗炎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20,47(11):954-961.
[5]陈瑞军,王秋元,喇孝瑾,李继安,梁贵廷,曹慧娟,王瑶瑶,张敏.蒲公英药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05):56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