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乳腺上皮组织的肿瘤,多见于女性群体。据了解,全球每年约有120万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甚至有50万的患者死于乳腺癌。因此在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长的今天,广大群众应重视乳腺癌的预防以及乳腺癌的自我检查。这样才能提前发现乳腺癌,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因乳腺癌治疗不及时,影响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乳腺癌发作前的信号
信号一: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确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信号二: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行乳管镜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信号三: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乳房悬韧带(库珀韧带,Cooper ligament)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真皮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信号四: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乳晕湿疹样癌即佩吉特病(Paget disease),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甚至乳头回缩。
信号五: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结合乳腺癌的症状,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乳房变化,及早辨别乳腺癌。但是为确保乳腺癌检测的全面性,建议女性朋友每年定期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
预防疾病,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预防乳腺疾病,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也必不可少。女性30岁以后需要每年进行1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后再加每1~2年一次的乳腺X线检查。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朋友更应将开始检查的年龄提前10年,这样即使得病也能在早期发现。
另外,女性朋友应每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检。虽然欧美及中国的指南都指出:乳腺自检并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但却有助于增强女性的乳房健康意识,对于发现一些乳腺癌的信号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推荐并鼓励女性以正确的方法每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乳腺自我检查】
一看:站立或坐于镜前,面对镜子仔细观察自己两侧乳房,包括大小、形态、轮廓、皮肤及颜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抬高、凹陷、溢液等。
二触: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的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逐渐向外做环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触摸;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注意不要遗漏乳晕及腋窝部位。
三挤:以大拇指和食指压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乳房自查应每月1次,最好在月经来潮后的7~10天,此时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容易发现异常;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固定的时间进行自查。在自我检查期间,若是发现异常,需及时赶往医院,接受更为全面的检查。
珍乳网提醒
乳腺癌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将乳腺癌扼杀在摇篮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乳腺癌的监测工作,争取提前发现乳腺癌。
由于乳腺癌早期的症状不典型,肿块较小而且“不疼不痒”,大部分患者常常存有侥幸心理,直到症状加重或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时才去就诊,这是造成乳腺癌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原因。为提前发现乳腺癌,女性在生活中,应主动了解乳腺癌的早期“信号”,知道如何自我检查,同时做到乳腺定期体检,积极学习乳腺癌的防治知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本).[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03):70-79.
[2]乳腺自我检查三步法[J].江苏卫生保健,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