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确诊后,晚1个月治疗会怎样?英国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2021-01-14 浏览:6421 关键词:乳腺癌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

发现病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不会影响病情呢?

 

开门见山地说,一两天可能没关系,但是如果推迟1个月,死亡风险可是会持续上升的!

 

推迟越久,死亡风险越高

近期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手术治疗、全身治疗还是放射治疗,延误治疗对患者的死亡率都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20201月至20204月间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分析每1个月的延迟对每一种癌症的总体生存率的影响。

1.png

 

结果发现在多数情况下,癌症治疗推迟1个月,患者死亡的风险会增加6%13%,这种风险会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上升。

 

此外,研究人员还计算出,延迟长达8周和12周会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乳腺癌手术延迟8周,将增加17%的死亡风险,延迟12周则会增加26%的死亡风险。

 

曾经延迟过,该如何弥补?

看到这里,大家会不会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延迟治疗而心里发慌?虽然这样的研究结果让人担忧,但是,一切问题都需要以实际情况出发!

 

研究是基于观察研究的数据,不能完全确定病因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假如一个乳腺癌患者,身体基础不好或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果立刻手术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可能建议患者先把基础疾病控制好再进行手术,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这样的数据去衡量。

2.png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曾经主动或者被动延迟过治疗,我们不希望这篇文章引起你再次焦虑,因为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是根据人群统计得出的,具体到个人身上,其实未必是百分百,我们的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病情。

 

但如果你曾经因为掉以轻心而延迟治疗,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你对时间的重视。

 

避免治疗延迟,并发症要注意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尿道炎等等,需要先把这些急性病解决,再进行后续的肿瘤相关治疗,以免药物副作用叠加或身体的免疫功能无法承载。

 

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呢?

 

感染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可以感染细菌或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呼吸道感染可以有鼻塞、咳嗽、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消化道感染可以表现为呕吐、腹泻、头晕乏力、手足抽搐;泌尿系统感染可以表现为腰酸、尿急、尿频、尿痛等;如果是术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伤口的感染。

3.png

 

乳腺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有所损伤。如果这时候受到细菌的攻击,又没有外来援军的支持,身体就会处在崩溃的边缘,就算是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感冒,口服药治疗往往也无法控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还有一部分感染,症状比较隐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尤其是一些小肺炎,很容易被漏诊,甚至很多医生都会漏判,有时候需要和肿瘤热区别,进行相关的检查来鉴别。

 

2 出血、积液

一般发生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体位发生改变或者剧烈咳嗽、手术缝合线滑脱或电凝的凝血块脱落,都会导致出血。术后引流液的颜色如果鲜红、引流量增多,伤口敷料隆起,皮肤周围发紫,就可以判断是出血了。

4.png

 

乳腺癌手术需要游离大面积的皮瓣,切除乳腺组织后就会形成空腔,皮肤和肌肉无法完全黏在一起,一旦引流不畅或者患侧活动幅度过大就会造成积液。

 

不论是出血还是积液,住院期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出院以后,如果发现出血不止、积液不断增多,需及时到医院处理。

 

3 失眠、疼痛

这是很多患者会忽略的两个问题,偶尔失眠、偶尔疼痛可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不少患者不知道失眠、疼痛是可以治疗的,常常是在家憋了很久,一直到实在受不了了才到医院,无形之中受了很多冤枉罪。

 

乳腺癌患者失眠很常见,是心理、身体的综合问题,如果长期失眠,会导致各个系统功能受影响,对乳腺癌的康复不利。当出现失眠的时候,可以适当运动、睡前听听音乐、故事,如果容易焦虑而无法入睡,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5.png

 

疼痛,有可能是牙痛、腰痛、手臂痛、腿痛,无论哪一种痛,都可以对症止痛治疗。虽然长期服用止痛药存在很多副作用,但是,疼痛对精神、睡眠的影响很大,我们需要找到疼痛的原因。当疼痛无法耐受的时候,需及时到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评估疼痛的等级,对应服用止痛药。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最好按时就诊,如果偶尔延迟,对病情的影响可能无法具体量化,但是拖延时间越长,对病情越不利。特别要提醒的是,治疗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要积极和医生沟通,争取早日康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章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仅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点赞
相关推荐
谈“瘤”不害怕!专家解疑乳房纤维瘤的那些事儿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高峰为15-35岁。多数女性在面对乳腺纤维腺瘤时,总会纠结要不要切,切了会不会再长,对妊娠及哺乳...
赵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乳腺中心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21446
快来看,哪些因素导致乳腺癌复发,早知道早防范
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术后和(或) 放化疗后癌灶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43365
别以为胸大是好事,也可能是病!
女生胸大也带来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11-14 阅读:40043
收藏!警惕乳腺癌来袭,这些信号要留意
乳腺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且发病正呈持续上升和越来越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4-21 阅读:9141
癌症防治,全面行动,这些饮食建议请牢记
肿瘤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3的肿瘤相关死亡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从膳食层次进行干预已逐渐成为预防和...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4-21 阅读: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