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筛查,谁应该做?检查标准是什么?结果又该如何判定?
2021-03-24 浏览:6271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预后

引言

数据表明,女性乳腺癌位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谱首位,癌症死亡谱第5位。提高早期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乳腺癌预后、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我国政府现开展了多个包括乳腺癌筛查在内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全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等,均取得显著效果。

 

然而,目前筛查指导证据中的高质量研究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由于我国女性的乳房生理特征及乳腺癌流行特点与西方国家有较大不同,不能照搬国外经验。

 

因此,亟需建立我国乳腺癌筛查标准,规范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提高癌症筛查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降低癌症治疗成本,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提高癌症筛查服务的均质化和同质化。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

1 筛查人群

 

1.1 45岁~70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应进行乳腺癌筛查。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

 

1.2 高风险人群宜从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符合下列 abc任意条件的女性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a 具有遗传家族史,即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2) 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3) 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
4) 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 /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 /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b 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 月经初潮年龄不大于12岁;
2) 绝经年龄不小于55岁;
3) 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
4) 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5) 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

 

c 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1) 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短于4个月;
2) 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不小于30岁;
3) 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4) 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不少于2次。

1: 一级亲属指母亲、女儿以及姐妹。

2: 二级亲属指姑、姨、祖母和外祖母。

 

2 筛查措施

 

2.1一般风险人群

一般风险人群的筛查措施为:

 

2.2 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措施为:

 

3 诊断结果分类

 

3.1 乳腺X线摄影诊断结果分类

乳腺X线摄影诊断依据影像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诊断依据宜按下列规定进行评估分类。

BI-RADS 0: 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价,需要增加其他影像检查,包括加压点片、加压放大、加拍其他体位,或行超声检查;

BI-RADS 1: 正常,乳腺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恶性可能性0%

BI-RADS 2: 良性发现,存在明确的良性改变,无恶性征象。恶性可能性0%

BI-RADS 3: 良性可能大的病灶。恶性可能性大于0%但不大于2%

BI-RADS 4: 可疑恶性的病灶,但不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恶性可能性大于2% 但小于95%
1) BI-RADS 4A: 低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2%但不大于10%
2) BI-RADS 4B: 中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10%但不大于50%
3) BI-RADS 4C: 高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95%

BI-RADS 5: 高度提示恶性的病灶,有典型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恶性可能性不小于 95%

 

1: 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 制定并为国际广泛采用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BI-RADS) 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3.2 乳腺超声诊断结果分类

乳腺超声诊断依据宜按影像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诊断依据宜按下列规定进行评估分类。

BI-RADS 0: 超声获得的诊断信息不完整,无法评价,需召回患者,建议其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核磁、乳腺X线后再评估;

 

BI-RADS 1: 阴性,超声上无异常发现。恶性可能性0%

BI-RADS 2: 良性病变,存在明确的良性改变,无恶性征象。恶性可能性0%

BI-RADS 3: 良性可能大的病灶。恶性可能性大于0%但不大于2%

BI-RADS 4: 可疑恶性的病灶,但不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恶性可能性大于2% 但小于95%
1)BI-RADS 4A: 低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2%但不大于10%
2)BI-RADS 4B: 中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10%但不大于50%
3)BI-RADS 4C: 高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95%

BI-RADS 5: 高度提示恶性的病灶,有典型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恶性可能性不小于 95%

 

2:超声评估分类参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筛查及美国放射学会( ACR) 提出的 BI-RADS 分类标准。

 

4 筛查结果管理

 

筛查结果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

BI-RADS 1和 BI-RADS 2:无需特殊处理;

 

BI-RADS 3:乳腺X线摄影评估为BI-RADS 3,宜在此后6个月时对病灶侧乳腺进行乳腺X线摄影复查,第12个月与24个月时对双侧乳腺进行乳腺X线摄影复查。如果病灶保持稳定,则可继续复查;2年~3年随访无变化者可以降为BI-RADS 2。

 

如果复查过程中病灶消失或缩小,可直接评估为BI-RADS 2 或BI-RADS 1。

 

若复查过程中病灶有可疑发现,应考虑活检。乳腺超声评估为BI-RADS 3,宜3月~6月行乳腺超声复查,2年随访无变化者可降为BI-RADS 2;

 

BI-RADS 4A:应进一步影像检查,必要时活检; 

BI-RADS 4B:应进一步影像检查,宜进行活检;

BI-RADS 4C 和 BI-RADS 5:应进行活检。

                                              

起草单位: 国家癌症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兰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湖南省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主要起草人: 赫捷、沈洪兵、陈万青、陈可欣、周宝森、李霓、胡志斌、王勇、李静、王翔、王靖、马飞、李江、田金徽、贺宇彤、颜仕鹏、孙喜斌、李博。

 

本文摘选自: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T/CPMA 014-2020)[J/OL].中华肿瘤防治杂志:1-10[2021-01-13].https://doi.org/10.16073/j.cnki.cjcpt.2021.01.02.图片来源:摄图网

0点赞
相关推荐
谈“瘤”不害怕!专家解疑乳房纤维瘤的那些事儿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高峰为15-35岁。多数女性在面对乳腺纤维腺瘤时,总会纠结要不要切,切了会不会再长,对妊娠及哺乳...
赵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乳腺中心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21446
快来看,哪些因素导致乳腺癌复发,早知道早防范
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术后和(或) 放化疗后癌灶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43365
别以为胸大是好事,也可能是病!
女生胸大也带来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11-14 阅读:40042
收藏!警惕乳腺癌来袭,这些信号要留意
乳腺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且发病正呈持续上升和越来越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4-21 阅读:9140
癌症防治,全面行动,这些饮食建议请牢记
肿瘤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3的肿瘤相关死亡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从膳食层次进行干预已逐渐成为预防和...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4-21 阅读: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