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只是穿衣不好看?还有更严重的,别再忽视不见
2021-05-07 浏览:1004 关键词:乳腺癌肥胖超重减肥乳房切除感染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负担。文献表明,肥胖或体质量增加被认为是可能会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潜在风险因素。

 

国际上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我国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规定:BMI=28为中国成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1.png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胖呢?

 

这种现象其实跟机体基础代谢率有关。基础代谢率是指在自然温度环境中,人体处于非活动状态时维持生命所消耗的最低能量。

 

基础代谢率低的人消耗的热量少,所以容易长胖。此外,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上发文称,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因为肠道细菌会让人增加食欲,也会帮身体储存脂肪。

 

《综合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称肥胖让人们的味觉反应变迟钝,导致面对美食时,越吃越想吃,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这么看来,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因素只有吃喝和运动了。比如,我们可以做到平衡膳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增加平时的运动量,建议每周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

 

肥胖和乳腺癌有什么关系呢?

 

目前已经有确定的证据表明,肥胖是导致绝经后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体脂直接影响人体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雌激素、多种脂肪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浓度,创造了一个致癌的环境,从而促进乳腺癌发生。

 

一项纳入282,000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随BMI升高而增加,BMI30kg/m2的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了1.32倍,肥胖可显著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体质指数每增加5kg/m2,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12%。过多的体脂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而过低的体重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机能。

 

肥胖对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肥胖除了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影响外,还会影响乳腺癌的治疗,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及疗效。肥胖是众所周知的乳房切除或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术后感染、伤口裂开、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体质量正常乳腺癌患者高。

2.png

 

人体成分与机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瘦体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含量会影响水溶性及脂溶性化疗药物在机体内的分布、代谢等,导致药物的分布容积、血药浓度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抗肿瘤药物毒性及疗效。

 

研究表明,高达40%的肥胖患者接受的化疗药物治疗剂量不是基于实际体质量。有研究认为,低于实际体质量的化疗药物剂量和不必要的低剂量化疗可能是超重和肥胖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对于乳腺体积较大的肥胖女性,辅助放疗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一项大型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比较他莫昔芬与阿那曲唑辅助内分泌治疗5年的疗效,结果表明肥胖患者的预后较差。肥胖已经被确定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因素之一,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肥胖与正常体质量的乳腺癌患者相比复发或死亡风险增加30%

 

如何降低肥胖导致的疾病风险?

 

肥胖除了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同时也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病理基础。

 

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高容易升高胰岛素分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后者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释放入血,不仅使原有脂肪锁定在脂肪细胞内,还使血液循环中的脂肪转入脂肪组织中储存。于是,代谢活跃器官(心脏、肌肉、肝脏等)无法从血液中获取足够的脂肪酸利用,故而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因此,机体将会出现保护性的能量消耗减少及摄入增加的正平衡状态,进而导致肥胖。

 

所以,改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降低体质量的关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总量,提升了肝糖原分解,使得糖异生功能有所增快,血液中具有更多的循环游离脂肪酸总含量,而脂肪酸是十分关键的能量来源,其能够生成更多的酮体,进而全方位地发挥出减重、降低体脂等有关作用。

3.png

 

 

超重和肥胖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率,增加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肥胖影响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合理、有效的减重干预或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乳腺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未来可能成为肥胖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程晓晗,张杰.肥胖与发生绝经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20,55(09):1275-1277.

[2]杨海梅,刘相良,杨晓强,李薇.肥胖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15):103-106.

[3]为什么有的人一吃就胖,有的人狂吃不胖[J].科学大众(中学生),2020(09):2.

[4]陈彬.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超重/肥胖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4-6.

[5]何向阳,刘峥,徐英,彭绩,赵仁成.肥胖与四种常见慢性病的相关性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07):692-697.

[6]姜蔚.肥胖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2):154-158.

0点赞
相关推荐
谈“瘤”不害怕!专家解疑乳房纤维瘤的那些事儿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高峰为15-35岁。多数女性在面对乳腺纤维腺瘤时,总会纠结要不要切,切了会不会再长,对妊娠及哺乳...
赵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乳腺中心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21446
快来看,哪些因素导致乳腺癌复发,早知道早防范
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术后和(或) 放化疗后癌灶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09-23 阅读:43364
别以为胸大是好事,也可能是病!
女生胸大也带来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4-11-14 阅读:40042
收藏!警惕乳腺癌来袭,这些信号要留意
乳腺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且发病正呈持续上升和越来越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4-21 阅读:9140
癌症防治,全面行动,这些饮食建议请牢记
肿瘤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3的肿瘤相关死亡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从膳食层次进行干预已逐渐成为预防和...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4-21 阅读: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