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超重会增加患癌风险!
2021-06-16 浏览:423

2021年6月4-8号期间,第57届ASCO年会隆重召开。会议汇集了全世界优秀、专注的肿瘤治疗专家和研究者,他们为此次会议提供了最新的肿瘤学研究进展

其中,不少研究项目是关于癌症患者的体重管理。研究指出:超重、肥胖会增加患癌风险以及癌症复发风险 。

摄图网_400150145_信息会议(企业商用).jpg

小编精选了下面两篇摘要,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并且关注体重管理、体重与患癌因素的关系、以及体重管理项目的减重效果。

 

01 肿瘤科门诊中对饮食、运动和体重的重视:一项全国(美国)患者调查的结果 

 

肥胖及其相关因素与增加患癌率和死亡率的风险日益相关。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对癌症患者进行了一项调查,以评估他们在接受与体重、饮食和运动相关的建议和转诊方面的经验,作为癌症治疗的一部分。

研究结果表明:

共有2419人回应调查。大多数受访者为女性(75.5%),61.8%患有早期恶性肿瘤,38.2%患有晚期疾病,49.0%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36.0%)。平均体质指数(BMI)是25.8 kg/m2。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食用大于2份的水果和蔬菜(50.9%),每周锻炼超过2次(50.4%)。

57.5%的受访者中,运动在大多数或部分肿瘤科门诊中被提及;在50.7%的受访者中,饮食被提及;在28.4%的受访者中,体重被提及。

转诊则不那么常见:14.9%的受访者被转诊到锻炼计划项目,25.6%的人被转诊到营养师那里,4.5%的人被转诊到体重管理计划项目。

总体而言,74%的受访者在诊断出癌症后改变了饮食或锻炼的习惯。与那些肿瘤学家没有提到锻炼的受访者相比,肿瘤医生告诉过他们锻炼的受访者更有可能每周锻炼超过2次。

摄图网_400693389_体育健身(企业商用).jpg

在这一项针对肿瘤患者的全国性调查中,约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肿瘤随访期间注意饮食和锻炼。被医生建议进行饮食和锻炼的患者,会更加积极面对病情。因此肿瘤科门诊需要额外关注患者的饮食和锻炼情况,以帮助癌症患者改变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编有话说

近年来,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话题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越来越多的医生、患者更加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关注疾病和指标,从上面这则摘要来看,美国的肿瘤科门诊对患者进行饮食、锻炼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是患者们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我们国家,也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肿瘤营养门诊,期待这样更加全面的生活指导被更多医院、机构推广,帮助患者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美好的生活。

 

0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 

 

乳腺癌诊断后体重增加是很常见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被描述的较差。

有限的数据支持乳腺癌诊断后,副反应和体重增加之间有一定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

这项研究321例参与者中,263人(85%)有I-II期疾病,99人(32%)未绝经,259例(84%)是白人,以及32人(10%)是黑人。

在治疗前,45%的患者接受了乳房切除术,66%接受了放疗,28%接受了化疗。4%的绝经前和82%的绝经后参与者开始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其他所有人都有使用他莫昔芬。17%的绝经前参与者卵巢受到抑制。75%的黑人和59%的白人参与者超重或肥胖。

摄图网_400063561_运动减肥(企业商用).jpg

在平均随访期为56个月的情况下,51%的绝经前参与者和34%的绝经后参与者体重增加≥5%。对于每一个PRO测量,>20%的参与者有副反应。3个月和/或6个月时身体功能和疼痛干扰评分的恶化与更年期状态的体重增加存在差异(交互p值≤0.05)。在多变量分析中,绝经前参与者体重增加的相关因素是内分泌治疗,与体重相关的因素包括乳房切除术史、紧急疼痛干预和种族(白色VS其他)。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体重增加比绝经后女性更频繁。内分泌治疗后,疼痛加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乳房切除术历史和种族可能会决定绝经前妇女体重增加的风险。对她们来说,要优先考虑预防策略。 

 

总结 

 

1. 最新研究表明,体重增加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不论是肿瘤科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应当重视体重管理。

摄图网_400091782_减肥锻炼(企业商用).jpg

2. 如果自身很难管理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参加群体的减重计划,通过专业的指导和群体的激励来获得更好的减重效果。

3. 对于绝经前、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们,即使体重正常,也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体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章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仅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60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231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947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76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