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误区如此可怕吗?
2022-05-04 浏览:125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高速上升的趋势,每年3%~8%增长,看到这样的增速,普通人难免会有些紧张,作为医生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这一现象,第一是病患人数的客观增加;另一个角度是,技术以及公众筛查意识的提高,导致发现早期患病人数的增加。这样一个提高可能并不是坏事。现在我们医院早诊率达到20%,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和病人早诊意识提高,对这个数字都是有贡献的。

乳腺癌年轻化趋势是否成立?

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原来主要的患者群是40岁以上,现在非常多的年轻姑娘都来看病,在我们日常门诊中的确有很多年轻人来就诊。但这是否能说明年轻化趋势成立呢?要看一个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到底是年轻化还是年老化趋势,要看整体的流行病学分布,原来是45~55岁是发病高峰,如果发病高峰左移,这叫年轻化,如果右移那呈现的是年老化趋势。目前在肿瘤登记做得比较好的大城市,乳腺癌呈现的实际是年老化趋势。

为什么大家感觉年轻化了,因为整体发病率在升高,年轻人患病在增加,年老病人发病率也在上升,是同步的状态,甚至有一些年老化趋势,而不是年轻化。

预防乳腺癌是否一定要做基因检测?

乳腺癌有一定遗传易感性,BRCA1和BRCA2是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基因,这个基因如果发生突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80%,卵巢癌风险是50%。安吉莉娜·朱莉就是因为这个做的手术,这种预防对她来讲可以实实在在降低风险。但不能因此把基因检测扩大化,我国整体乳腺癌大概只有10%~20%的患者有遗传易感性,80%散发。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针对整体人群的检测预防,通过基因检测获益是有限的。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以去做基因检测,普通人群建议女性25岁以后定期进行乳腺检查,40岁以后每年进行钼靶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肿瘤,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乳腺癌治疗:真的“一切”了之?

由于公众对乳腺癌认知不足,很多人在说起乳腺癌的治疗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切除手术,得了乳腺癌只有“一切”了之。其实不然,针对乳腺癌本身的不同类型,需要规范个体化的“分型”治疗。

乳腺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一般而言分为LuminalA、LuminalB、HER2阳性和三阴性4种类型。LuminalA型及LuminalB型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60%以上,预后好。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预后则相对较差。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凶险程度较高的一类乳腺癌亚型,20%~3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为HER2阳性。此类患者预后差、易转移、易复发。如果只接受传统化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仅为HER2阴性患者的一半。

然而,相对每年近5万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目前只有不到50%的患者接受了规范的抗HER2靶向治疗,这意味着超过五成患者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乳腺癌分类诊疗意识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因尽快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所属亚型,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使用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能达到预期。

0点赞
相关推荐
上班了!赶走“节日综合征”,试试这样做
不健康的放松休闲方式,往往会导致人胃肠道功能紊乱,睡眠质量下降,各类“假日综合征”成了医院过节期间和节后收治的主流疾病。那么,对于不幸中招的人来说,怎...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1-28 阅读:8221
实用!PICC患者居家护理这么做
PICC可以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PICC留置时间较长,但带管期间基本不影响患者做饭、洗碗等基本生活。因此,PICC适合病情...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1-28 阅读:6910
防疫攻略,不同人群全天候多场景防护指南及用药注意
居家用药安全提示 没有症状不要吃药● 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切不可盲目服药。● 虽然很多药品都是非...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2-12-23 阅读:9941
益生菌可防新冠病毒!该如何正确选择?
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发文证实: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2 阅读:8540
@乳腺癌患者:如何挑选护肤品,看这一篇就够了!
乳腺癌患者如何挑选美容护肤品?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08 阅读: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