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拼多多员工猝死,我开始慌了!如何预防猝死发生在自己身上?
2021-04-07 浏览:5769 关键词:猝死心脏骤停

20201229日,拼多多员工张某加班后猝死,年仅23岁;

202111日,《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孙侨潞因心梗猝死,年仅25岁;

202115日,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27岁;

202117日,前男篮队员韩崇凯因心脏主层动脉血管瘤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0岁。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因猝死而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角,然而他们也只是猝死年轻人中的一小部分,因为自身的岗位或者自带流量所以才能被人们熟知,而很大部分人是在无声无息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神随时降临:猝死


要论生命有多脆弱,从猝死就可以看得出。


猝死,其实就是突然死亡。世卫组织(WHO)对于猝死的定义是这样的: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猝死,让这届年轻人开始焦虑。


据《2020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53%的人曾担心自己会猝死,在年轻的95后和00后中,有7%9%的人经常甚至每天担心自己会猝死,而这群人也不过才二十几岁。


当然,你或许觉得你离猝死还很远,但实际上除了熬夜,导致猝死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过敏、中毒等等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安全。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另一个易猝发心血管疾病的群体——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患者猝死风险更高


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提升,早期乳腺癌的死亡率已下降近40% ,然而心血管不良事件却开始成为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为什么乳腺癌患者易引发这些心血管疾病呢?


实际上,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影响乳腺癌长期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


最近一项对120万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女性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既往存在心肌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死亡率更高。


这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


其中年龄是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75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比5054岁的患者高23倍左右。


除了以上的风险因素之外,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近年来,放疗方案不断优化,虽然可减少其心脏放射剂量,但仍对心脏微血管和大血管产生损伤,导致冠心病、心包炎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


当然,相比之下,以上这些因素还都远不及药物带来的杀伤力,原因在于药物的辐射范围较广,完全贯穿了整个治疗过程。救命药变成夺命药,药物因素成为了这场拉锯战中最致命的对手。

 

药物,让患者离猝死更近一步


具体来说,药物因素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1 化疗药物(蒽环类) 
目前蒽环类药物仍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基本药物,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蒽类药物存在剂量依赖性,若长期使用,药物可在血管及心脏组织内积累下来,最终会导致损伤平滑肌功能,引起左室功能障碍。

2 抗代谢药物 
还有一种破坏肿瘤细胞DNARNA合成的嘧啶类似物的抗代谢药物,如5-氟尿嘧啶,这类药物可诱导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急重症。

3 分子靶向药物 
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等。其中,曲妥珠单抗会抑制HER2,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心肌细胞功能障碍,最终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与未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相比,接受治疗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5倍。

4 内分泌治疗药物 
在内分泌治疗中,他莫昔芬常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治疗的女性。他莫昔芬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相关死亡率,但他莫昔芬是个两面派,虽然具有调节血脂和增强血管功能的作用,但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患者会因此发出一系列灵魂拷问:救命药夺命药?多大的剂量才会致命?如何做好预防?

 

远离猝死,重在预防


这个世界还友好吗?世界会不会好,小编不知道,但有选择地去把控自己的生活,比如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就能离猝死远一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有氧运动、合理的饮食结构等,对癌症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关研究发现,适当的有氧运动与乳腺癌的特异性死亡率和全因性死亡率呈反比,每日运动量越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


因此,建议患者保持长期的有氧运动习惯,通过生活方式来管理和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说完了生活的预防,那么药物方面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


实际上,关于乳腺药物引发的心血管风险,不仅包括药物的类型、治疗持续的时间、患者潜在的合并症,还包括了最主要的剂量问题。

任何药物不谈剂量就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首先我们要纠正一点,并不是说只要乳腺患者吃了药,就一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关键在于量度


以蒽环类药物为例,目前癌症指南建议将蒽环类药物的最大累计剂量限制在450550mg/mq,一旦超过用药限制,那么就意味着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


基于这个量度的问题,一般临床上主要通过标准化的剂量来减少药物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或者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比如避免蒽环类药物与曲妥珠单抗的联合使用,或选择替代的药物来减少其心脏毒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心血管保护的药物进行预防心血管疾病。

猝死来势汹汹,仅几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即便是患有一些易导致猝死的疾病,在初期都不易察觉。


而乳腺癌心血管病的风险与药物以及这些生活因素均密不可分,在生活中这些预防工作都需要做好做足!此外,在乳腺癌治疗期间,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定期的检查,也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章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仅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点赞
相关推荐
别再数羊了!专家提醒:试试这几种方法,呼呼大睡到天亮
在我们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柔软的床上度过的,秒睡的幸福总是那么妙不可言,毕竟梦里什么都有。但有这样一群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辗转反侧,...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3-24 阅读:10145
实用!PICC患者居家护理这么做
PICC可以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PICC留置时间较长,但带管期间基本不影响患者做饭、洗碗等基本生活。因此,PICC适合病情...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1-28 阅读:8280
上班了!赶走“节日综合征”,试试这样做
不健康的放松休闲方式,往往会导致人胃肠道功能紊乱,睡眠质量下降,各类“假日综合征”成了医院过节期间和节后收治的主流疾病。那么,对于不幸中招的人来说,怎...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1-28 阅读:9737
防疫攻略,不同人群全天候多场景防护指南及用药注意
居家用药安全提示 没有症状不要吃药● 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切不可盲目服药。● 虽然很多药品都是非...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2-12-23 阅读:11369
备孕,一定要戒烟戒酒吗?
对于现在的广大备孕人群来说,吸烟、喝酒、喝咖啡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的“小习惯”,往往很难摆脱掉。伴随这些“小爱好”“小习惯”的生活方式会不会给备孕带来影...
珍乳网 珍乳网官方主编
2023-02-14 阅读: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