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之后,黑狗便成了抑郁症的代名词。
现代社会,抑郁症已然成为这个世纪的隐形杀手,不知有多少人在暗夜哭泣,不敢承认自己有抑郁症。
抑郁这条黑狗,它找过你吗?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还可能存在自伤、自杀等行为。
近日,微博一条热搜“马思纯首谈患抑郁症”,再次引发了大家对抑郁症的关注。看到网友的转发和留言,很多人此时才发现,原来抑郁症就在身边,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相信这是抑郁,但实际上已经“病”了。
美国著名抑郁症问题专家史培勒说:“抑郁症往往是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其实历史上名人患抑郁症并非个例,如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等都患有抑郁症。而对待抑郁症,不应羞于启齿,而应尽早治疗。抑郁症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乳腺癌相关抑郁,请一定正视它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行榜稳居第一。中国肿瘤统计中心统计结果显示,3000例城市女性群体中就会有1例被确诊为乳腺癌。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庞大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4%的人有严重焦虑,8%有严重抑郁。
恐惧、害怕、抑郁、悲观、失望等等,都是肿瘤化疗前后患者普遍存在的抑郁情绪心理特征。
很多癌症病人,一旦突然之间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 多数的病人都还是无法承受,常表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
而伴随悲观绝望所带来的衍生情绪就是恐惧:对病情恶化发展的恐惧、对未来生存质量不断下降的恐惧、对化疗期间带来的身体不适反应的恐惧......
更有严重者,癌症的确诊使得患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逐渐瓦解,使患者常常产生命运不公的想法,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降低,整体情绪攻击性强。
有文献报道,每年2月、3月份季节变换时,有的人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这被称作为「季节性抑郁」。其核心症状仍是情绪低落,但与典型抑郁症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不同,反而睡眠增多、食欲增强、体重增加。所以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进行心理情绪疏导。
乳腺癌患者抑郁治疗
确诊后一年是关键期
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需要长时间来修复心灵创伤,但是确诊后第1年是关键时期。确诊乳腺癌1年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会明显降低。
乳腺癌患者由于长期有着复杂的各种心理不良反应 , 加上长期化疗或者药物对整个人体所可能具有的不良刺激作用, 使患者更容易长期出现暴躁、不安、紧张、恐惧、烦闷、烦躁、情绪低沉等负面消极的心理。
患者日益沉浸于这种悲伤的情绪中,十分容易放弃与癌症抗争的信念,因此家属及亲朋好友应当积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干预,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鼓起勇气面对疾病,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
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的方式:
非药物治疗 包括音乐疗法、瑜伽、心理支持疗法、正念减压疗法、运动疗法、中医疗法、针灸、肌肉松弛疗法、佩戴义乳及心理干预疗法(包括个体、集体及家庭心理干预等)。
药物治疗 可选择专门针对焦虑抑郁的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前者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抑郁并非不治之症,
经历过低谷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病的护理逐渐开始受到人们应有的高度重视, 对于身患恶性肿瘤的病人来说,做好个人心理健康护理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抑郁症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是刚出现抑郁情绪时能及时就诊,从而避免抑郁症发生。相对其他疾病,抑郁症患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跟患者共同居住的家属。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其干预或治疗时机尤显重要,在治疗或干预过程中,比起追求快速治愈患者,让患者平稳快速的度过这一焦虑抑郁的时期显然更有意义。
虽然抑郁症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但它并非不治之症。真正达到治愈的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在遇到挫折时,经历过低谷的人有时会比其他人更坚强。
图片来源:摄图网、网络
参考资料:
[1]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 668-674
[2]彭庆,王艳梅.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诊疗现状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22):55-59.
[3]姚树焕,邢慧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看看你知道哪些?[J].保健文汇,2020(10):65-66.
[4]庞宇.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从了解抑郁症开始[J].人口与健康,2021(0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