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妇女如何避孕?听专家为您出招
2021-12-27 浏览:511 关键词:哺乳期避孕

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开放,哺乳期妇女对产后避孕方式的选择,由原来的长效或永久的避孕方式转为短期的避孕方式。

有的产妇可能因为哺乳期不宜吃激素类避孕药,担心怀孕而迟迟不敢同房;也有的产妇认为哺乳期没有月经就不会怀孕,结果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意外妊娠了。

那么,做为哺乳期的妇女,应该如何避孕呢?

一、哺乳期闭经避孕法(LAM)

哺乳期间乳头频繁刺激会导致下丘脑神经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排卵和月经受到抑制。即母乳喂养本身存在避孕效果,可预防98%的妊娠,称为哺乳期闭经避孕法

该方法是可接受的、容易学习、好用的,并且跟许多其他的避孕方式一样有效。

哺乳期闭经避孕法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哺乳
产妇是全母乳或者几乎全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几乎纯母乳,非常规性补充但不干预原本喂奶频率。

2 闭经
产后月经未恢复。月经恢复的定义是分娩56天后任何出血,只要产妇认为是月经来,或者任何连续两天以上的出血。

3 月龄
以6个月为标准,主要因为这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点。如果维持原来的哺乳频率,仅在哺乳后增加固体食物,只要产妇月经还没有恢复,避孕效力仍旧很高。

如果产妇的月经已经恢复,或是婴儿超过6个月大,或是婴儿已经开始进食其他食物,这三种情况有任一时,就应该使用其他的方法来避孕。

二、屏障避孕

屏障避孕可使用避孕套或宫颈帽。

产后6周内不宜使用宫颈帽,因为生殖道尚未恢复,置入会有困难。

避孕套是一种很好的屏障避孕方式,目前也是对哺乳母亲推荐比较多的避孕方式,因为没有激素的干扰,避孕套联合润滑剂使用,既能安全避孕,也能缓解女性阴道干涩症状。但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使用会对避孕套材质造成影响的润滑剂。

三、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是全世界最常用的避孕方式,建议正常产后3个月或剖宫产术后6个月放置。节育器分为含激素和不含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各有不同的副作用。

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与月经量减少有关,放入初期,女性常出现不规则出血。这个副作用在最初6个月最明显,而大多数随时间会改善。

孕激素可能还有其他副作用,而含铜的宫内节育器,可能有加剧痛经和导致月经量过多的副作用。

哺乳期女性使用任何一种宫内节育器,发生子宫穿孔的危险性都较高,宫内节育器本身所引起的并发症还包括:避孕失败(怀孕)、尾丝不可见、阴道分泌物多、感染、疼痛、伴侣察觉尾丝、节育器嵌顿以及宫内节育器脱落(第一年约2%-10%)。

四、紧急避孕法(事后避孕法)

紧急避孕法在无防护同房后72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它的作用可达120小时。

也可以选择在同房后使用含铜的宫内节育器,米非司酮、复方口服避孕药以及含单方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

五、短效激素避孕法

所有产妇联合激素避孕的起始时间,不应早于分娩后21日。

含有雌激素的避孕方法不是哺乳期母亲的首选,有报道认为雌激素会减少泌乳量,如果要使用,至少推迟到产后6个月以后,或停止哺乳以后。

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药,被认为是哺乳期女性安全可行的避孕方法,但产后六周内使用可能会减少乳汁分泌量。

六、安全期避孕法

对哺乳妇女不推荐使用安全期避孕。

排卵期间,女性会有一系列的生理特征,如基础体温上升,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的改变,乳房胀痛等,但是此法避孕的有效性不高。

恢复月经的哺乳期母亲,月经可能很不规律,同时又可能因为注重照顾自己的孩子,忽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因此采用安全期避孕可能更容易失败。

总之,每位产妇都应该了解各种避孕方法的优缺点,针对自己的哺乳意愿、生育意愿和家庭的习惯,作出最好的避孕选择,减少哺乳的困难以及意外怀孕的风险。

0点赞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物?
很多疾病在发病后或治疗过程中,会受到发热的困扰。尤其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发热成为困扰大家的主要症状。如何使用退热药物呢?正常人的体温不超过37.2°C,超...
吕鹏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7683
当乳腺癌病友“阳”了,看这里!
最近的2个月,疫情的政策一直在变,但吕医生对病友们的关心一直都没有变。在管控最为严格的11月份,郑州各大医院都住院困难,吕医生团队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尽...
吕鹏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0 阅读:7145
袁芃教授:晚期乳腺癌联合治疗优选方案的回顾与探索
近年来,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使得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不断改写。虽然,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分子亚型进行分类治...
袁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主任医师
2022-12-01 阅读:6604
齐立强专访:乳腺癌精准化治疗 (二)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据《202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占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的18.4%。虽然乳腺癌诊疗仍面临很...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1-30 阅读:7388
2022 COMB丨袁芃教授:后CDK4/6抑制剂时代的精准治疗策...
第五届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2022 COMB)在北京召开。在HR+乳腺癌专场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以“后CDK4/6抑制剂时代...
袁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主任医师
2022-11-04 阅读: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