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化疗期间的血常规化验单?
2022-07-20 浏览:6591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大部分乳腺癌病人都会经历4-8个周期的化疗。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化疗可以降低癌症的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其原因主要为化疗导致骨髓造血能力下降,使外周血血细胞数量低于正常。骨髓抑制通常最初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其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血红蛋白也会降低。

白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后5-7天,至10-14天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规律。白细胞就像人体的卫兵,其减少主要风险在于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而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出血风险。

所以,化疗后的血常规化验单,最重要的就是看三个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化疗后一般要求每周查1-2次血常规。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白细胞下降,可能医生会要求每天化验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单上,每一项指标都有一个参考范围。白细胞一般是(4.0~10.0)×10⁹/L,或者是(3.5~10.0)×10⁹/L。如果有个别异常的话,化验单上会提示有升高或降低的箭头。

很多化疗病人,会在化疗后预防性使用升白细胞(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物。在用药后化验白细胞,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如图,这张化验单白细胞为11.21x 10⁹/L。这种不用担心,过3-5天再次复查,很多会下降到正常,甚至还有低于正常。

如果出现了白细胞的下降,如图所示,这位病人白细胞降低到3.24x 10⁹/L。病人并没有任何不适。可以通过补充营养、服用中药等方法,慢慢恢复白细胞。

如果白细胞更低的话。如图这位病人,白细胞只有1.74x 10⁹/L。这时可能会出现粒细胞缺乏性的发热,也有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此时需要注射升白针(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了。还要注意好防护,戴好口罩,避免感冒受凉。

在白细胞下降时,要多次复查血常规,甚至每天都要复查,以评估白细胞的变化,决定是否继续用药。如果白细胞总数低于1.0×10⁹/L,称为4度骨髓抑制,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要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尽快治疗。

如果既往化疗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再次化疗时,可以预防性使用升白药物,比如长效生白针(比如硫培非格司亭或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会更加安全。

另外,中医中药在骨髓抑制的预防和治疗上,也有很好的效果。白细胞下降在中医上属于虚证,一般使用补气养血、滋养肝肾的药物进行治疗。作者的病人常用的协定方为:党参15g,黄芪15g,熟地黄15g,白术12g,茯苓12g,女贞子15g,山药15g,鸡血藤15g,肉苁蓉12g,甘草6g。临床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如失眠、便秘、纳差等再酌情加减。

化疗期间的饮食营养也非常重要。五红汤是比较常用的补气养血食谱,可减轻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将枸杞20粒、红枣5粒、红豆20粒、红皮花生米20粒、红糖适量放入容器中,加水炖煮30分钟,早晚各食用一次,可有效预防白细胞下降。

牛脊骨、牛尾、泥鳅、甲鱼、猪蹄等食材对预防骨髓抑制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炖煮烹饪时,可以加入黄芪、西洋参、当归等药材,会有更好的疗效。

最后,再给大家几条提示。

1.初始治疗时按规范的化疗方案用药,不要因为害怕骨髓抑制而故意减少化疗药的用量。如果出现了骨髓抑制,医生会根据分度,进行后续剂量调整。

2.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高食欲。能充分补充营养,才能战胜疾病。

3.白细胞特别低的时候,医生会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要有“抗生素会杀白细胞”的顾虑。(抗生素降低急性炎症引起的白细胞升高,和骨髓抑制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两码事。)

4.升白针引起的白细胞升高,不用担心,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到下一次化疗前白细胞还是高于正常值,那么下次化疗时可以减少使用或不使用生白针。
5.升白针引起的全身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治疗,比如布洛芬胶囊。

6.化疗后出现发热时,一定要去查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的状态。不能仅仅是服用退热药物。

7.出现贫血和血小板下降时,也需要积极处理。根据程度,可以通过打针、吃药、食疗等方法治疗。本文主要讲白细胞,以后有空再聊贫血和血小板的问题。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4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211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918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57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