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与危害?
2022-07-25 浏览:9915

什么是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成分,主要是起止血作用。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可以看到血小板的数值。当我们受伤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损的时候,大量血小板会马上聚集在血管破损处,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

另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防止血液从破损的地方流出去。也就是说,血小板就好像是抢险队员,当堤坝决口时,他们就会冲在最前线,肩负着对抗出血的重担。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与危害?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也就是100-300×10⁹/L,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⁹/L。可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和风湿免疫病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肿瘤病人在化疗、放疗期间也可能出现。(如乳腺癌患者使用的铂类、蒽环类、紫杉类等化疗药物)

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时如何治疗?

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要和自己的主管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减少的程度给予具体的治疗方法。

在轻度减少时,可以口服中药治疗(如升血小板胶囊、八珍汤、升血宝等)在出现2级以上的血小板减少时,建议注射TPO(促血小板生成素)、IL-11(白介素-11)、口服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口服罗米司亭,等药物治疗;在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时或临床出血倾向明显时,建议输血治疗(如输注血小板)。

在治疗期间,要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密切复查,关注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同时和主管医生沟通,必要时调整化疗方案。后续化疗时,提前使用上药物预防血小板减少。

日常注意事项

出现血小板减少时,日常应注意:

1.加强饮食营养。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预防出血。食物避免太粗糙刺激,刷牙要轻柔,避免跌倒与外伤,有牙龈和鼻腔出血时注意保护粘膜(可以生理盐水漱口和洗鼻),改善便秘等症状,避免用力大便、打喷嚏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发现口鼻出血、大便带血、尿血等出血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431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312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10023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753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