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需警惕乳腺癌
2022-10-18 浏览:8734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包括更年期前后。当您的月经周期明显延长或缩短,月经量明显增多或减少,睡眠质量大不如从前,开始莫名烦躁、频繁发脾气,常常无名燥热等症状出现时,40多岁的您,可能进入更年期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根据前期的全国多中心研究结果,我国女性常见的乳腺癌相关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初潮年龄、绝经、心理状态、口服避孕药史。

换言之,就是年龄越大、越胖、家里乳腺癌患者越多、既往乳腺良性手术次数越多、第一次来月经年龄越小、心眼儿越小、服用避孕药时间越长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越高。

体质量指数(BMI)具体是依据体重和身高计算得出的,一位体重60公斤,身高1.7米的女性,体质量指数是60/1.722=20.76。您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体质量指数,大于24者风险较高。

一级亲属主要指母亲、女儿和同父母的姐妹,当她们当中有人被诊断为乳腺癌时,您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关于口服避孕药,偶尔服用一次避孕药,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服用避孕药大于12个月会增加风险,因此从乳腺健康角度考虑,不建议长期服用避孕药。

心理状态十分值得关注,过分焦虑、抑郁会增加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几率,乳腺癌也不例外,因此维持很好的心理状态,对乳腺健康也有帮助。

当然,各种危险不是独立的,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每一位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危险性。

国外还有研究显示,多次流产、未生育、未哺乳、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MHT)、吸烟、饮酒、倒夜班等,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

更年期女性尤其应当关注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它是妇科内分泌医生常用的医学干预手段,主要用来缓解严重的更年期症状,但会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

2019年9月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证据,证实了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低的因果关系。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进步,广大更年期女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从1970年到2019年,由于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世界范围内共增加乳腺癌患者120多万例。由于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增加乳腺癌等风险,因此临床应用要有明确的适应征和禁忌症、有严格的时间窗口、要充分的知情同意。

拟采取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一定要在用药前到乳腺专科进行常规检查,确认乳腺状况没有明显禁忌前提下再应用。

使用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乳腺健康监测频率应该略高于普通健康女性,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当乳腺出现病变时,处理标准也应该比普通健康女性积极,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总之,踏入更年期的您,了解上述这些乳腺癌相关高危因素至关重要。希望您能妥善处理各种更年期相关症状,守护好乳腺健康!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