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最常见的乳房炎性疾病,是指发生在哺乳期,伴有乳汁淤积、乳房红肿疼痛等症状的乳房感染性疾病,以初产妇多见。发生哺乳期乳腺炎后,轻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存在影响哺乳的可能性;重者可形成乳腺脓肿,需要到医院切开引流,非常痛苦。
引起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各种原因导致的乳汁淤积。
2. 细菌入侵乳房并大量繁殖,造成感染和炎症,甚至脓肿形成。
那么,各位妈妈们如何才能预防哺乳期乳腺炎呢?
哺乳期乳腺炎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乳头清洁。因此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养成按需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习惯。
2. 每次哺乳应将乳汁排空,如婴儿吸不尽,可用吸奶器排尽乳汁。
3. 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喂奶时尽量让婴儿张大嘴巴并且含住乳晕。
4. 若乳头内陷或过小,在产前三个月要尽量将乳头牵引出来。
5. 保持乳头的清洁,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如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清洁,不要用酒精擦洗。
6. 在每次哺乳完之后可以挤出几滴乳汁,涂抹于乳头和乳晕上。乳头有破损或者皲裂要及时治疗。
若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各位妈妈们应尽早就医,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
针对本病,中医在治疗强调以通为用,以消为贵:
1. 初起积乳阶段,使用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排乳,既能疏通乳络,又能消肿、散结,促进气血运行以畅通乳腺导管,达到通则不痛之效。
2. 成脓早期,可以使用我院院内制剂加味双柏散外敷,安全有效,副作用少,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之功。配合中药内服,进行全面调理治疗。服药期间,绝大多数不影响继续哺乳。
3. 成脓期,可以使用穿刺抽脓或火针排脓等方法,避免切开排脓的较大创伤,同时内服中药帮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康复。
4. 排脓后创面康复期,中医优势更加明显,可通过外用生肌膏,内服托里消毒散等,促进创面尽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