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发作 最忌“头痛医头”
2022-05-04 浏览:146

  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在增长。乳腺癌“粉红丝带”活动让女士们的乳癌保健意识、治疗意识得以提高,但目前医师又发现新问题:乳癌术后患者对“癌转移”认识模糊,这将直接影响者患者寿命。大多乳腺癌患者需要做手术切除病灶,但手术后仍有机会出现癌转移现象,因而患者得重视复查,出现身体不适要联想到癌转移的可能性。

  所谓“癌转移”,就是指肿瘤细胞通过血液等途径跑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新病灶。从统计数据看,75%的乳腺癌复发患者会发生骨、肺、肝、脑、卵巢等器官组织的远处转移,患者最常见的转移目的地是骨头、其次是肺,再次是肝。

  以下为乳癌手术患者的两大认识误区,前车之鉴广大乳癌患者要引以为戒。

  盲目怕 见包块就怕转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不少病人手术完没多久,就马上又回来复查癌细胞是否转移了,癌症是否复发了。或者自己摸到原伤口处有块状物,就以为出问题了。苏逢锡说:“其实,乳腺癌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有的病人自己摸到原伤口处有块状物,这也许是术后的水肿或疤痕,而非转移癌,无须恐慌。”

  他认为,乳腺癌术后正确的复查时间理应是前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2~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检查的目的是看原病灶有没有复发,有没有出现癌转移。

  但患者的“怕”心还是该有的,毕竟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仍然是乳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不可忽视复查的必要,得遵从医师嘱咐,按时复查。

  乱治疗 乳癌患者不能“头痛医头”

  动不动就“怕”“胆小”的患者有,对自己太过放心的患者临床也存有大把。苏逢锡发现,不少患者没有癌转移的意识,当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病症,没上乳腺专科做检查,而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提醒已经确诊有乳腺癌的患者,一旦出现身体疾病症状,又找不出病因,应该先检查是否为乳腺癌的病变。

  有些病人认为只要进行转移癌的对症治疗就可以了,比如,肝有问题,就跑去肝病专科,查出胃有问题,就去消化科。但万一问题是由乳腺癌的癌细胞转移引起的,这种做法将非常危险,“头痛医头”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治好了一个,又会出现第二个,会导致病人反复受苦。苏逢锡说明了其中的危害性:“乳腺癌出现肝转移的患者,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疗,自然生存下只有半年寿命,而采取了有效治疗后,还有1~2年,最长有5年寿命。”所以,首先乳腺癌患者要有癌细胞转移的意识,必要时上乳腺专科检查;二来在看病时也要将自己是乳腺癌患者的事实告知医师。

  只有由乳腺专科医生针对癌转移病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取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不同方法,才会达到处理转移癌的最佳效果。

  癌转移 首先看乳腺科

  从统计数据看,75%的乳腺癌复发患者会发生骨、肺、肝、脑、卵巢等器官组织的远处转移,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目的地是骨头、其次是肺,再次是肝。

  总而言之,不管乳腺癌转移到何处,都必须首先寻找乳腺专科医生治疗,再由乳腺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邀请相关科室的医生会诊。苏逢锡解释道,首先,专科医师可以通过全身检查,看除现有病灶,是否还存在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其次,乳腺癌的转移灶要重新进行病理检查,因为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分子病理类型可能不一致,如此一来,治疗策略也要随之改变。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18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57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81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15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