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易诱发乳腺癌
2022-05-04 浏览:250

塑化剂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体内激素平衡,诱发乳房细胞产生癌变。此外,塑化剂代谢时,会产生大量氧化基,也有可能导致基因改变。

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等学术机构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长期暴露在塑化剂下,会增加罹患乳癌的风险,代谢能力差的人,甚至会暴增至3.4倍。

塑化剂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体内激素平衡,诱发乳房细胞产生癌变。此外,塑化剂代谢时,会产生大量氧化基,也有可能导致基因改变。壁纸、桌布、餐具、玩具、衣服中都可能有塑料成分。不过,无须过度恐慌,只要身体排泄功能正常,多数人可以将塑化剂代谢掉。以下5招可以帮我们排除塑化剂,远离乳腺癌威胁。

1、多喝水,多排汗。对于少量的塑化剂,人体肝脏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建议多喝水,加强体内循环,加速塑化剂的排出。坚持运动多流汗也能加速塑化剂排出。

2、少喝饮料,少吃动物脂肪。长期小量摄入塑化剂比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大,小编建议从日常饮食上入手,少喝饮料,少吃动物性脂肪以及添加剂多的食品。

3、经常洗手。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研究发现,受激素影响而性早熟的女孩,如果在饭前坚持洗手,摄入的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量就会大为降低。接触塑料制品后,也应洗手。

4、拒绝塑料餐具。生活中多数物品都含有塑化剂,若仅仅是接触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使用塑料餐具盛装食物,塑化剂会在油、高温的作用下溶出,尤其是一遇热就变软、变形的塑料制品,最终会随食物进入人体。常用塑料杯喝冷饮,尿液里的塑化剂代谢物也会增加,建议改用钢杯、玻璃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纸制餐具也会涂上一层塑料膜,因此也存在塑化剂危险。小编建议平时少用塑料餐具及一次性餐具,尽量用陶瓷或不锈钢餐具。

5、保鲜膜不能接触食物。抗癌健康网表示,保鲜膜等易塑性强的塑料制品,更容易因高温溶出塑化剂,再加上经常与食物直接接触,大大增加了人体直接摄取的几率。建议使用保鲜膜时,尽量不要接触到食物,尤其是含油的食物,在用微波炉加热时,要拆掉保鲜膜。

塑化剂,就在你身边


一天上课,当我站在讲台上,看见孩子们的桌子上摆着五颜六色的塑料水杯,我感到惊愕。我不是反对孩子们在课堂上喝水,相反,我很支持这种行为,因为喝水是一个很好的健康习惯。

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塑料水杯,他们说出塑料水杯的很多优点:轻便、不易摔碎、美观,还有就是了价格便宜。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然而当我告诉他们,塑料中有塑化剂,遇热水后会析出,不知不觉就摄入了很多塑化剂。他们很惊愕。

塑化剂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对塑化剂可谓是恨之入骨,因为它可引起婴儿生殖器发育不良、女性乳腺癌、男性前列腺癌。

然而我们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塑化剂就在你身边,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摄入了它。你可能会惊愕,是的,你有可能每天都在摄入塑化剂,只是你不知道。

塑化剂是用于塑料加工增塑的,也就是改变它坚硬和易碎的缺点。塑料制品由于轻便,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塑料。我们可以去超市看看,那些饼干、派、面包、巧克力、糖果,都用精美的塑料纸包装,吸引顾客的购买欲;可乐、矿泉水、化妆品也都是塑料包装,还有你看不见的,罐头、牛奶的里衬也有塑料,购买糕点的时候我们都要用塑料袋装,还有很多塑料餐饮用具。那么塑化剂就不知不觉从塑料进入食物,然后又不知不觉被你吃下去。

再看看路边小食摊和一些餐馆,他们用廉价的塑料袋包装食物,更有甚者,为了让顾客解除顾虑,他们把塑料袋套在碗上,这样显得很卫生,然而这样盛上来的食物却已经被塑化剂污染了。饭店也一样,为了节约,我们习惯把剩饭剩菜带走,用什么?塑料袋!你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为了避免摄入塑化剂,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首先要减少接触塑料制品机会,特别是不要用塑料器皿加热、盛装含油食物,因为这时塑化剂很容易浸入食物中去。我们可以选择玻璃或金属容器,也可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瓷器。

其次多吃豆制品。因为塑化剂属于环境雌激素,豆制品含有弱雌激素,可以和塑化剂竞争受体,也就是身体细胞上的结合位点,保护人体不患癌。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14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5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77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13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