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乳腺癌?专家说的,值得一看
2022-05-04 浏览:179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患者中女性占99%。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此病。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医学界所瞩目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年的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并以粉红丝带作为标志,以唤起女性对乳腺癌的警惕。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尤以上海的发病率为最高。

根据上海市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40~60岁的妇女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调查表明,城市女性大多都存在滥用避孕药、大量地使用加入了雌激素的美容化妆品、经常进食用雌激素喂养的动物的肉等情况,这些情况均可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长期偏高,从而可导致其容易患乳腺癌。

此外,体形肥胖、早熟、不生育或不哺乳、遗传因素以及一些更年期妇女为预防骨质疏松或改善更年期症状而滥用含有雌激素的不良习惯,也是导致她们容易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据统计,乳腺增生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8%~21.8%。特别是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年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要高出一般妇女几十倍。因此,彻底治愈乳腺增生病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最有力措施。

20世纪末,有人就针对乳腺病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乳腺癌的发展模式: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并且认为乳腺病的“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这个发展过程是可逆的。依据乳腺癌这样一个发生机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乳腺癌的防治提出了“三早”的建议,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提倡尽早地阻断乳腺病的发展,因为该病越往后发展治疗的风险就越大,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小,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乳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在其乳腺上可见无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如出现“酒窝征”(因局部皮肤受到牵拉或发生皱缩而形成)、“橘皮征”(因局部皮肤发生水肿而形成)。此外,该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乳腺的位置比较浅,女性完全可以通过自检来发现大部分的乳腺病变。通常,可每月自检1次。有月经的妇女应在月经来潮后7天左右进行自检;已绝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中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需要强调的是,妇女进行乳腺自检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及时发现乳腺的异常变化,然后尽早地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不是自己判断病情。

事实上,乳腺癌是较易治疗的癌症之一。有70%~80%的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尚没有出现病灶的转移。这些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达80%。有些乳腺癌患者即使出现了转移病灶,通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仍可在较长的时间内很好地生活,有的人甚至能重返工作岗位。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得了乳腺癌并不等于生命已接近终点。

在临床上,手术切除癌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Ⅰ期、Ⅱ期和Ⅲ期的乳腺癌患者应采取以根治手术为主的治疗原则。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组织类型,该病患者可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化疗或放疗,并可结合进行内分泌和中医药的综合治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那些肿瘤表面已经溃破、癌肿与胸壁固定、肿瘤已向远处转移以及年老体弱、全身主要器官有严重疾病的乳腺癌患者,若进行手术治疗只能加速其病情的恶化。

这些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可通过中医药治疗、化疗、内分泌和免疫治疗等来控制肿瘤的发展。可以说,有效地控制乳腺的微小病灶,预防和阻断病情的转移和复发,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和难点。虽然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常进行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隐患。

不少患者最后还是因为出现了远处转移而死亡。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均属于攻击性的治疗方法,都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而应用零毒抑瘤法治疗乳腺癌则可避免伤及患者的正气,从而可加速其机体的全面康复。

所谓零毒抑瘤法是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运用中药提取物来抑制肿瘤细胞,并诱导其分化和凋亡,可用于治疗像乳腺癌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的癌症。

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或复发,治疗难度会明显增加。但该病患者若在术后进行化疗或放疗的同时,配合实施中医药的零毒抑瘤疗法,可明显地提高疗效。这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延长其生存期。

乳腺癌在中医的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中医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患者的正气不足、邪气盛实所致,在治疗上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中医药对乳腺癌可以起到综合性的治疗作用。

早中期的乳腺癌患者应以手术治疗和放化疗为主,并配合使用祛痰散结兼扶正解毒的中药,以提高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待放化疗结束后,再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以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防范肿瘤的转移与复发。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则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坚持扶正与祛邪并重,或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的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主要有:蒲公英、山慈菇、长春花、蛇床子、白芥子、野葡萄根、露蜂房、金刚刺、猫眼草、八角莲、野百合、冬凌草、贝母、三尖杉、穿山甲、王不留行、铁树叶、夏枯草、八月扎等。另外,对雌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患者也可进行内分泌治疗。具有调节妇女内分泌作用的中药主要有:鹿角粉、仙灵脾、仙茅、知母、黄柏、黄精等。

伴有乳腺局部红肿疼痛者可加半枝莲、金刚刺、白花蛇舌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伴有胸胁及乳房疼痛者可加青皮、陈皮、川楝子、元胡,以疏肝理气、散瘀止痛;伴有伤口感染者可加蒲公英、穿心莲;伴有白细胞减少者可加补骨脂、女贞子。对于一些有特殊兼证(如上肢肿胀等)的乳腺癌患者,我们还可给其外用利湿消肿方(以大黄、甘遂等药为主的经验方),以起到活血通络、除湿消肿的作用。

对于乳腺久溃不愈的患者,我们除了可给其应用内服的具有扶正祛邪作用的芪归山甲汤(生黄芪、当归、炮山甲、白芍、蒲公英、皂角刺、陈皮、熟地、蛇莓、露蜂房等)外,还可给其外敷生肌散(珍珠母、炉甘石、血竭、象贝母、冰片、龙骨等)。通过内外并治,可明显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总之,乳腺癌的特点是早期控制相对容易,但非常容易复发和转移。病灶复发和转移后的该病患者若单纯地进行传统的放化疗或中医药治疗常顾此失彼。如果能采取以零毒抑瘤法为主的治疗,同时配合进行各种综合性的治疗,则往往可逐步控制癌症的发展,甚至可使部分该病患者完全缓解或达到临床治愈。

参考:佚名

图片:摄图网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