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活过5年就安全了?确诊32年内还有近1/5患者复发!尤其是这3种人......
2022-09-02 浏览:7564

近年来,随着早期筛查的普及和新型疗法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逐年上升。由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分析显示,美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970年代中期的75%上升到2011年至2017年的90%,I期患者已接近100%;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已超过83%

然而,在ER阳性和HER2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至少有一半的乳腺癌复发发生在诊断后5年以上,即晚期复发。换言之,即使治愈(全缓解持续时间超过5年),乳腺癌患者仍需警惕复发。

近日,发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过了32年乳腺癌复发仍在ING!而且有这3个特征的人,更易出现晚期复发!

确诊后32年内

会有近1/5患者出现复发!

 

本研究纳入了36924名在1987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之间被诊断为早期原发性乳腺癌(1期或2期,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女性。最终队列包括20315名10年无病幸存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年(即初诊后17年)(四分位数范围为4-11)。

在这2万多名女性患乳腺癌后的第10-32年内,共有2595人出现乳腺癌晚期复发。对应的发病率(IR)为相当于每1000 人年15.53(95%CI,14.94-16.14),累积发病率为16.6%(95% CI ,15.8%-17.5%)。而在原发性乳腺癌诊断后10-12年期间最为“危险”,复发率最高(IR = 22.10/1000人年,95%CI,20.89-23.37)。

 

而在诊断后15年、20年、25年和32年(即,随访开始后5年、10年、15年和22年)晚期BCR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8.5%(95% CI,8.1%-8.9%)、12.5%(95% CI,12.0%-13.0%)、15.2%(95% CI,14.6%-15.7%)和16.6%(95% CI,15.8%-17.5%)。

有这3种特征

最易出现晚期复发!

 

晚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多和肿瘤体积的增大而升高。在患乳腺癌的第10-25年间:

T1N0患者的累计发病率为12.7% (95% CI ,11.9%-13.5%),T2N4-9患者的累计复发率为24.6% (95% CI,20.7%-28.6%)。

在肿瘤小于等于20mm和20mm以上的患者中,初诊后10-25年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4% (95% CI ,13.7%-15.1%)和15.5% (95% CI,15.5%-17.6%)。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更年轻(<40岁,HR = 1.47;95%CI,1.22-1.78),接受保乳手术(BCS,HR = 1.38;95%CI ,1.26-1.51),淋巴结转移数量较多(≥4阳性淋巴结,HR = 2.67;95%CI,2.31-3.08),肿瘤大小大于20 mm(HR = 1.23, 95% CI, 1.13-1.35),以及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HR = 1.27,95% CI = 1.13至1.43)风险更高,乳腺癌晚期复发的风险分别升高了47%、38%、167%、23%和27%

总的来说,超过5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至少10年内可保持完全缓解。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不可掉以轻心。其中,一部分乳腺癌患者——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数量较多和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人,有更高的晚期复发风险,可能需要延长监测时间、进行更积极或更新的治疗。

 

晚期复发避无可避?

别忘了这招!

 

由于乳腺癌的患病率、生存率都在不断提升,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乳腺癌长期生存者。要想延长她们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解决如何降低复发风险的问题。其中,长期随诊随访就能帮助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快发现疾病的复发与转移、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相关伴随疾病,促进康复。

根据《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应该遵循以下随访内容和频率:

乳腺癌随访内容和频率

● 临床体检:最初2年每4-6个月1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 乳腺超声:每6个月1次。

● 乳腺X线检查:每年1次。

● 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

● 腹部超声:每6个月1次,3年后改为每年1次。

●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必要时全身骨扫描每1~2年1次;

● 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每6个月1次,3年后每年1次。

● 进行他莫昔芬治疗的患者:每年进行1次妇科检查。

 

内分泌治疗2-3个月检查评估疗效,化疗每2-3个周期评估疗效,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发展或有差异。

但是若出现新发肿块、骨痛、胸痛、持续性头痛、呼吸困难或腹部疼痛等提示可疑复发的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

 

参考文献

1. Pedersen RN, Esen BÖ, Mellemkjær L, Christiansen P, Ejlertsen B, Lash TL, Nørgaard M, Cronin-Fenton D.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10-32 Years After Primary Diagno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22 Mar 8;114(3):391-399. doi: 10.1093/jnci/djab202. PMID: 34747484; PMCID: PMC8902439.

2.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1-28.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11029-00798

 

参考:汝爱一生

 

 

 

 

 

2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16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56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79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14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