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转需!一起聊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那些事儿
2022-10-25 浏览:9108

正值10月国际乳腺癌防治宣传月,让我们继续畅聊乳腺癌科学防治的那些事儿。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谈的是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一起来看看~~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疗法等,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

1 手术治疗

乳腺癌手术方式包括乳房全切术、保乳术和全切后乳房重建术三种。

  • 乳房全切术指切除全部乳腺,有不同类型的术式,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单纯乳房切除术等。

  • 保乳术就是指只切除肿瘤和少量周围正常组织,而保留大部分乳腺组织,并对腋窝淋巴结进行适当处理的手术,这种手术可同时达到根治和保留乳房外形的双重目的。

  • 乳房重建术是指在进行全乳切除术后,再为患者“造”一个乳房,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重塑乳房外形。根据重建的材料,乳房重建主要分为自体组织(皮瓣)重建和乳房假体重建(植入物重建)两种方式。

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种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和其他粒子束等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以消灭和根治局部肿瘤的原发灶或转移灶的方法。

放疗与手术治疗一样,属于局部治疗,放疗几乎可以在乳腺癌治疗的所有阶段进行,在放疗的过程中,患者基本无感,放疗后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辐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一般来说,所有保乳术后患者和复发风险偏高的乳房切除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接受辅助放疗以降低复发,巩固疗效。

另外,对于骨转移、脑转移和手术以后又出现复发的病人,放疗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3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它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高达81.4%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疗。

化疗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全身治疗方法,化疗药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会伤害到体内其他生长迅速的细胞,如头皮毛囊细胞、胃肠道粘膜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等。

化疗药物按照机制分成很多种,如紫杉类、蒽环类、铂类等,多选用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当然也有单独使用的时候。化疗按照实施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新辅助化疗(术前)和辅助化疗(术后)两种方式。

4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主要指通过药物减少体内雌激素的产生或阻断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结合,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

在我国,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70%左右,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它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和耐受性好的特点。

内分泌治疗按照实施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前)和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两种方式。

常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如氟维司群)、卵巢功能抑制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和孕激素类似物(如甲地孕酮、甲羟孕酮)。

5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地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很小。其特点是高效、低毒,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手段。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其靶向治疗药物极不相同:

  • 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药有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吡咯替尼);

  • HR阳性乳腺癌的靶向药有CDK4/6抑制剂(如哌柏西利、阿贝西利)、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

  • 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药有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如比卡鲁胺、恩杂鲁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

6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式。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疫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即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方面。其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受关注。

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在肿瘤微环境中改善效应T细胞功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目前,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主要对象是三阴性乳腺癌。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PD-1抑制剂有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PD-L1抑制剂有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阿维鲁单抗。

另外,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CAR-T)仍存在争议,临床上未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乳腺癌疫苗尚未投入临床使用,所有疫苗都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还不成熟。

7 中医药治疗

中医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已证实中医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协同提高手术后恢复,减轻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其疗效,调节免疫功能和体质状况,预防复发转移,提升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主要手段包括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外用制剂以及非药物治疗(如气功、针灸)等,其中,中药汤剂占主要地位。

图片:摄图网

参考: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54-1040.

[2]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2021年版)[J].浙江实用医学,2021,26(06):520-535.

[3] 黄汉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78-181.

[4] 秦娟,宋冬. 乳腺癌不同时期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2):2023-2025.

[5] 严珊珊,饶金,郭玉娟,等.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J]. 广东医学,2022,43(7):822-826.

[6]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2020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1,30(04):321-342.

[7]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7):1226-1231.

[8] 刘战涛,宋艳秋.乳腺癌的靶向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1,15(06):329-336.

[9] 黄汉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78-181.

[10] 唐苗强,刘敏. 免疫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18-21.

[11] 吕丹,吴云,马飞. 2021年乳腺癌治疗新进展[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1):85-93.

1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13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53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76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11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