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做好这七条,开启安全过冬模式
2022-12-02 浏览:7603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月22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这是寒冷开始的标志,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冬。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虽然开始降雪,但雪下的次数少,雪量较小,夜冻昼化。

小雪后天气寒冷干燥,人们多食用温热食物,穿着增加,室内供暖,使得体内热气蕴结,散不出去,形成“内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口干舌燥、面部长痘、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此时由于气温急剧下降,身体容易受到寒冷刺激,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等容易发作或加重。

那么,在小雪节气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养生呢?别急,小编已为您精心准备好了一份新鲜出炉的养生指南,一起来看看~

01 改善环境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至少半小时,防止室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可在室内养几盆花草(如绿萝),使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在散热设施如暖气管附近放一盆水,或者采用加湿器加湿,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也可取金银花、菊花、白芷、藿香适量,水煎煮,取过滤后的药汁适量,用清水稀释后加入加湿器,对干燥性鼻炎、咽炎很有好处。

02 合理饮食

应多吃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圆、大枣等,也可常食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腐竹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可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为了防止“内火”产生,也要选择莲藕、白萝卜、百合、银耳、山药、芋头、梨、柚子等清热滋润的食物,同时要少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多补充水分,可多喝蜂蜜水、梨水。

冬季肾脏当令,黑色入肾,可多食山药、红薯、马铃薯、栗子、核桃和黑色食物如黑米、黑等益肾食物。

冬季也是抑郁多发的季节,可常吃香蕉、猕猴桃、橘子、全麦面包、芦笋、豌豆、黄豆、鸡肉、海鲜和深绿色的蔬菜等调节心情的食物,以帮助抵抗抑郁。

03 科学作息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当顺应四时变化而养“藏”,以助阳气闭藏、精气充养。

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泡脚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加速血液循环、祛除湿寒,并提高抗寒能力,促进睡眠,可用艾叶加生姜煮水泡脚,也可根据体质选择足浴药方,增强疗效。

04 坚持运动

此时节锻炼身体应动静结合,运动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可选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打坐、快走、慢跑等,运动时间尽量选择10:00~16:00之间气温较高、日照充足的时候,建议每次活动半小时左右。

运动时以微微出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以免风寒邪气的乘虚而入。由于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最好做做热身。

05 防寒保暖

为了避免寒冷损伤人体阳气,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尤其是注意头部、背部和双脚的保暖,出门戴好围巾、帽子、口罩,特别是早晚气温更低的时段。对于年老体弱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要防止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免引起感冒、咳嗽和旧疾复发。

06 调节情志

小雪节气后,日照时间短,天气常阴冷晦暗,容易引发烦躁、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愉快的心情,与人多沟通交流,舒解心结。在天气晴好时,可经常到室外晒晒太阳,适当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以舒缓压力、排解不良情绪。

07 按摩穴位

小雪时节要养肝护肾,可自行按摩大椎、肺俞、肝俞、膈俞、肾俞、太溪、涌泉等穴位以保养肾气、调达肝气;也可通过按摩大椎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和阳池穴等来御寒、驱寒;可通过点揉风池穴,治疗风热感冒,点揉肩井穴,治疗风寒感冒。 

 

图片:摄图网

参考:

[1] 王国玮.小雪养生防感冒[J].保健医苑,2021(11):34-35.

[2] 陆静.小雪节气话养生[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11):65-66.

[3] 飞扬.小雪节气养生的9个常识[J].青春期健康,2017(22):36-37.

[4] 谢青云.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立冬、小雪[J].家庭中医药,2015,22(10):62-63.

[5] 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廿二)——小雪养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75-76.

[6] 杨丽.冬季防感冒 按按四穴位[J].家庭医学,2015(01):31.

[7] 谭超.小雪防寒“三部曲”[J].大众健康,2020(11):72-73.

[8] 朱秀兰.二十四节气与养生[J].健康生活,2021(11):42-43.

[9] 杨璞.“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雪节气话养生[J].祝您健康,2019(11):40-41.

[10] 李芳.“小雪养生” 外防湿冷 内防燥热[J].祝您健康,2017(11):8.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