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头等大事
2020-08-05 浏览:5468

新生宝宝的饮食是头等大事,除了哺乳,到底需不需要喂别的东西?

 

很多人在奶瓶喂养的文化中长大,实际上,新出生的宝宝不需喂配方奶和其他流食,保证充足的温开水,然后耐心等待妈妈的乳汁充足即可。

22.png

 

很多父母担心饿到宝宝,实际上刚出生的宝宝的胃只有豌豆大小,科学的量是每次喂母乳5ml,每天十次,也就是宝宝一天的饭量是50ml。可是,很多妈妈担心第一天没有奶,会饿到宝宝。实际上,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宝宝和妈妈早早的肌肤接触。

新手爸妈可能认为没有乳汁,实际上此时乳房已开始分泌少量的初乳,这些初乳,在宝宝的吸吮过程中会分泌的越来越多。然而很多父母给宝宝喂奶粉或者水。这样的做法一下子失去了宝宝刺激母乳分泌的最佳机会,这时候,虽然宝宝不再哭闹,从长远来说,乳房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泌乳刺激,今后的产奶量也会相对少起来。

我们都知道,在奶粉没有普及的年代,人口也繁衍至今,且很健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奶粉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刚生完宝宝真的需要开奶催奶吗?乳房里的乳汁到底是存着好,还是排空好?

首先明确一个理念,每一个妈妈都有能力喂饱一个婴儿。但更多的妈妈们没有信心,更不了解乳汁从哪里来,产奶量怎么算,什么样的奶量才算标准?乳汁是越多越好吗?身边很多的宝妈非常遗憾的说,因为自己几乎没奶,或者奶少,早早的断奶了!

33.png

 

判断奶少的标准,显而易见就是发现宝宝不停的哭,或者宝宝不停的吸吮乳房,吸吮的时间还很长。那么,新生的宝宝吃几次才算正常,吃多长时间才算可以呢?宝妈一边频繁哺乳,一边担心乳汁不够多,更多的妈妈开始攒奶。实际上,奶牛可以有储奶袋,这样生产的牛奶可以在储奶袋里积攒下来。而人类需要直立行走,如果前胸挂着两个大大的储奶袋,显然不行,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没有的储存乳汁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绿豆大小的乳窦,且已失去储存乳汁的功能。

乳汁不是攒出来的,而是排出来的。你排出乳汁的量,决定着你生产乳汁的量,排出的乳汁越多,今后生产乳汁的量就越大。乳汁是一边排出一边生产的!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每天>8—12次的哺乳,每次宝宝可以吃5分钟—55分钟不等,很多妈妈觉得这样频繁一定是自己奶少,这是正常宝宝的需求,不要怀疑自己,更不要怀疑宝宝。如果宝宝大声的嚎叫,哭泣,一定不是饿的厉害的原因,试想饿的宝宝哪里来的力气大声的哭,实际上宝宝的哭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寻求妈妈的怀抱或者妈妈的味道,需要精神抚慰。

开奶和催奶是最近出现的名词,实际上最好的开奶师、催奶师是宝宝,有什么比宝宝小嘴的吸吮对妈妈的乳房刺激更大的方法呢?一个陌生女人的手?一定不是这样的,这也违背了动物本能和大自然的规律。怀抱里温暖的宝宝,闻到宝宝特有的气味,肌肤的接触,以及小嘴的吸吮,刺激了母爱。会让大脑的泌乳素很快分泌出来,宝宝也会吃到香甜的乳汁,这个过程除了宝宝,谁也不能替代。

妈妈们的焦虑,抑郁,以及被别人的种种怀疑…… “你的宝宝还饿吗?为什么总是哭?”“你肯定奶水少!”“你已经没奶了,赶紧喂奶粉!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宝宝一次只需要喝5ml的奶,就足够了,可是,一些爸爸一次喂了30ml奶粉,还高兴得说,你看多能吃!殊不知,这些奶粉不但阻断了刺激母乳分泌,还让宝宝不认乳头,更造成妈妈的乳汁排不出来,胀疼难忍。

44.png

 

那为何,一喂宝宝,他就会不闹了,而且啥时候喂就啥时候吃呢?实际上,宝宝的吸吮是条件反射,更多的时候宝宝处于口欲期,他用嘴巴来感受世界,并感受温暖的抚慰。就像安抚奶嘴一样,没有奶,宝宝也不会哭闹。他的情感得到安抚,就会安静下来。宝宝一哭就是因为饿,这是父母单方面的理解,而不是专家的解读,也并不科学。更有甚者,爸爸不停的喂宝宝,为了防止宝宝哭,造成宝宝胃扩张,而去洗胃!

妈妈哺乳的信心来自哪里?除了对宝宝的爱,还有对自己乳汁的成分的深信不疑,以及能够熬过去乳头的疼痛,皲裂,以及乳腺炎的痛苦。很多妈妈面临这些困难,因不知怎么办,而败下阵来,停止了哺乳!

喂奶的信号:当宝宝吭哧吭哧的想要出声,不停扭头寻找,或用嘴啃手或者襁褓的布时,这是宝宝需要吃奶的信号,这时候是抱起宝宝吃奶的最佳时机。不要等到宝宝大声的哭,才抱起来吃奶,这时候因为着急哭泣会让宝宝吃进空气到胃里,并容易呛奶。

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可以让更多的女性减少乳头皲裂、乳腺炎的发生机会。几乎90%的乳头菌类是哺乳姿势不对造成的,而90%的乳腺炎是因为乳头皲裂造成的。

55.png

宝宝含乳头的方法一定不是只咬住乳头的尖部。很多的妈妈说,她的乳头表面的皮肤破了是被宝宝咬掉的。让我们做个实验,就算有牙的成人也做不到只咬到一点点表皮。那么,乳头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因为乳头在宝宝的嘴里没有悬空,摩擦到宝宝口腔里的硬腭造成的。 

处理乳头的问题:乳头一旦有个白点,或者有皲裂,这时候,需要用一些康复新液:乳头膏,蛋黄油,或者母亲的乳汁涂在上面,伤口会3-5天左右愈合。同时,用乳头保护罩来哺乳,等愈合后,一定调整哺乳姿势,防止乳头皲裂再次发生。

世俗的观念,年轻父母的经验不足,以及没有科学的哺乳理念,造成如今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不到3成。哺乳动物的喂奶模式,大同小异,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为施加的干扰越少,哺乳越顺利,如果遇到问题,千万不要怀疑母亲的乳汁,它一定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错误的理念!

母乳喂养的过程,是以宝宝为主导的事情,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都是宝宝说了算。而不是我们给的规矩和界限。 

*文章来源:栩栩乳生画光阴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涉及版权请谅解,联系我们尽快删除!

3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5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4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