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转移的?
2020-11-26 浏览:5579

乳腺肿瘤多为良性,而恶性乳腺肿瘤又叫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肿瘤的症状可多种多样,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糜烂或皮肤凹陷等。

1.png

 

恶性肿瘤的无限增生、易转移、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使得恶性肿瘤成为了人类疾病抗争中的重点对象。那肿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生长及转移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肿瘤是由机体自身变异细胞发展而成

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变异细胞,但这些变异细胞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发展为肿瘤,这与变异细胞自身性质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一般情况下变异细胞会产生一些新的抗原物质,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这些新抗原,并将携带这些抗原的细胞清除。但是肿瘤细胞自身却会产生相应变化来应对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最终是否发展成生长失控的肿瘤,是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博弈的结果。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管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肿瘤造成的死亡90%因转移所致,且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首诊时已发生转移。

2.png

 

人们对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机制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近年来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慢慢成为了热点。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之间组成的复杂网络,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相关环境,还包含了肿瘤细胞自身的内在环境。肿瘤微环境中涉及肿瘤进展的因素包括细胞因子、活性氧及细胞外基质等。在特定位点形成有利肿瘤生长的微环境是促进肿瘤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即肿瘤转移前微环境。肿瘤细胞对器官微环境的定植要求不同,所以其转移定植的部位也具选择性,例如乳腺癌经常转移到肺、骨、肝和脑。

 

1 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肿瘤细胞可释放出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白细胞介素46 10( IL4IL6IL10) 等,来降低免疫效应细胞活性,保护肿瘤细胞免受T细胞的杀伤。

 

有些肿瘤细胞还可表达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 结合蛋白,通过与TNF的结合来阻止TNF与肿瘤细胞的 TNF受体结合,抑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TNF是一种由免疫效应细胞分泌的重要肿瘤杀伤因子,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膜上表达的TNF受体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png

 

2 免疫抑制性细胞

在肿瘤微环境中聚集了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主要有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MDSC)和调节性T细胞( Treg),以及M2型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MDSC是骨髓来源的一群异质性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的前体,具有显著抑制免疫细胞应答的能力。

 

Treg也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一群异质性T细胞,在缺氧诱导因子( HIFα) 等的诱导下,肿瘤可招募Treg聚集到肿瘤微环境中,大量扩增,肿瘤局部大量集聚的Treg可直接或间接抑制T细胞的增殖或杀伤效应T细胞。

4.png

 

选择性活化的巨噬细胞(M2)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通过IL-4IL-13激活后会对肿瘤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中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处于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但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受到破坏,往往被诱导生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通过分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招募TregMDSC聚集至肿瘤微环境中,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效应。而成熟有功能性的树突状细胞会被肿瘤微环境加速凋亡。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通常认为,肿瘤的发生经过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和免疫逃逸3个阶段:

① 免疫清除是指: 一旦机体内出现肿瘤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可将其杀灭清除;


免疫平衡是指:当肿瘤细胞未能被免疫系统完全清除,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便会处于相持状态,即免疫平衡;


免疫逃逸是指:当肿瘤细胞进一步通过自身表面抗原修饰和改变肿瘤微环境而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时,就有可能呈进行性生长,发展成为生长不可控的肿瘤,最终危及机体。

5.png

 

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发生、生长、抑制等有着重要的关系,一部分学者就试图通过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因此就产生了免疫治疗,并且在临床中取得了一些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具有免疫治疗的效果,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是IgG1单克隆体。有研究显示,单独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治疗的患者,其原因是这种药物可以促进对肿瘤细胞有高浸润性的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性能力。

6.png

 

肿瘤疫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肿瘤疫苗的作用原理为将肿瘤的抗原以多种形式导入到患者体内,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清除肿瘤的目的。

 

免疫治疗通过从肿瘤的起源出发,来调控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增强其对肿瘤的免疫能力以达到治疗和抑制肿瘤的效果。这些新发现为肿瘤的治疗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推动了肿瘤治疗的向前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肿瘤。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肖宽诚.肿瘤免疫与肿瘤免疫逃逸概述[J].生物学教学,2020,45(09):73-75.

[2]魏忠伟,李付广.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其在临床免疫治疗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05):401-402+410.

[3]陈怡文,姜添铖,杨雯迪,陈泽欣,张建琼.肿瘤转移分子机制与治疗成像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03):365-370.

1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88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267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982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710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