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女性防癌,不是只有外科手术切除乳房这一种选择!
2021-01-15 浏览:5560

1.png

对于改良的Gail模型评估5年内乳腺癌发病率高于1.67%,或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或患有小叶原位癌、重度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除了改变和调整生活方式的措施,进行密切随访外,有时还需要考虑化学预防或外科预防。

2.png

 

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是指通过口服化学药物来抑制、阻断或逆转细胞癌变的过程。目前化学预防的药物有两类,一类通过阻断体内雌激素和乳腺上皮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另一类通过抑制体内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从而降低雌激素水平而发挥作用,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 

 

口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20mg/d5),可以降低高危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约50%,对小叶原位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人群获益更大,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栓事件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另一种选择性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可以降低高危人群乳腺癌复发风险约60%,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他莫昔芬相似但发生率更低。最近的研究发现,低剂量、短疗程的他莫昔芬 (5mg/d, 3),同样可以降低高危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不良反应更低。

3.png

 

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1mg/d5)依西美坦(25 mg/d5)也被证实可以显著减少高危人群乳腺癌的发生风险50%以上,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所不同,主要是肌肉骨骼疼痛、关节僵硬。

 

虽然上述药物已经被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乳腺癌的预防,但在临床中还未被广泛采用,主要还是因为获益人群的绝对比率低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对于乳腺癌的化学预防,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外科预防

乳腺癌的外科预防,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双侧或单侧乳房,以避免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预防性手术目前主要应用于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BRCA的突变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很低,家族性乳腺癌中15%~20%存在BRCA基因突变。目前仅推荐对高风险人群进行BRCA基因检测。

4.png

 

国外研究显示,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到70岁时为止,分别高达65%50%。国内数据表明,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到70岁时为止,分别为40%35%

 

预防性手术主要是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也可以选择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同时进行I期乳房重建手术。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术,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约90%,但目前尚无研究证明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而且,手术造成一定的身体结构破坏,减少女性特征,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针对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预防性手术还包括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回顾性研究发现,30岁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预防性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术可以显著延长预期寿命,效果优于预防性药物。

 

BRCA基因突变型的单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并改善患者的总生存。但也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可能出现情绪、自我认知和性生理方面的障碍。

5.png

 

但是,上述预防性手术的研究数据基本都来自西方人群,目前还缺乏在中国人中的研究,在我国,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应持谨慎态度。

 

总之,对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预防性手术,需要患者、乳腺肿瘤科医生、心理医生和遗传学家充分沟通后再实施。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如常规筛查和乳腺磁共振筛查)、药物预防。

 

研究前沿

TAM01研究:低剂量他莫昔芬预防乳腺上皮内瘤病变复发的随机试验。

 

来自意大利14个中心的500例上皮内瘤病变的患者(包括 LICSDCISADH,其中200例患者接受手术),随机分为他莫昔芬5mg/d组和安慰剂组,用药时间为3年,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

6.png

 

中位随访5.1年的结果显示,低剂量他莫昔芬组使乳腺上皮内瘤病变复发减半,对侧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75%,子宫内膜癌和血栓事件的发生与安慰剂组无差异。

 

研究结论认为,他莫昔芬5mg/d,口服3年的用法可以推广。

 

医生说

乳腺癌和年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女性朋友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45岁以上,建议定期到正规医院做乳腺癌筛查,有家族史或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筛查提前至25岁。对于高危人群,是否需要进行化学预防或外科预防,请与专科医生进行充分讨论后决定。

7.png

文稿来源《乳腺癌的真相》,名誉主编:江泽飞、尉承泽, 主编:郝晓鹏、王涛、王建东、张少华。如有抄袭、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将保留法律诉讼权利。如需转载本文,请邮件联系cherimm@163.com。我们欢迎您分享转发,帮助更多的乳腺患者。

图片来源:摄图网

1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5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4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