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生理与解剖
2020-06-28 浏览:7049

乳腺是女性特征性器官。出生后乳腺发育不完善,随年龄增长和性器官的成熟,雌激素会增多使乳腺逐步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月经来潮,卵巢分泌功能的成熟而刺激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而使乳房增大,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女性一生要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闭经期、老年期。各期都随内分泌变化而变化,故在外形、生理上都有很大差异,各期也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诊断和处理也都存在不同。

◆乳腺的解剖与生理: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249.png

 

1)婴幼儿期:男女乳腺无差异。出生后2周内由于母体激素进入婴儿体内可发生乳头下肿胀有1-2cm大小硬结,甚至可挤出少许分泌物。1-3周内可消失。

2)儿童期:男女也无明显差异,属静止状态。

3)青春期:是女性一生中乳腺发育最重要的时期,12-15岁月经来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刺激下乳腺增大,乳头、乳晕增大和由于黑色素沉着而颜色变深,乳房内腺体、导管及周围间质增生而形态增大呈半球形。

4)性成熟期:成年未孕女性,乳腺除受卵巢分泌影响外还受脑垂体、肾上腺的调节作用。乳腺和子宫内膜一样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月经后7-8天至18-19天为增生期,月经前5-7天至月经来潮,乳腺小叶、导管伸展扩大增生,使乳房增大可有胀痛,大部分月经后即可减轻和消失。有的增生比较严重,疼痛较重需要适当治疗。

5)妊娠期:此期特点是早期(5-6周)乳房增大,乳头乳晕增大,色变深,但腺体无分泌功能。到中期和妊娠末期高度增生的乳腺腺体开始分泌活动,至分娩后3-4天有了真正的分泌功能,乳腺小叶分泌乳汁,导管贮藏乳汁。

6)绝经前:乳腺处于萎缩过程中,由于雌激素逐渐缺乏,腺体退化萎缩,但外形可因脂肪沉积而肥大。

乳腺常见疾病及主要临床表现

1)乳腺先天发育畸形

由于乳腺的发育是在胚胎乳腺部位发育乳芽,正常情况下多余乳芽逐渐消失,只有一对乳芽发育成乳腺。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种原因作用下,乳头不能生成,导致乳头缺乳。如果多余乳头继续发育不消失而形成多乳头和副乳的异常。在成人可在妊娠或哺乳期发现腋下、躯干两侧有多余的小乳头,少的1-2个,多可达10余个。对身体一般无影响。如果副乳有分泌乳汁,而乳管发育不良形成乳汁潴留,就可能有癌变,可手术切除。

2)乳腺炎症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上多见。90%为产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主要原因是产后乳管堵塞,乳汁排出不畅,潴留合并细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是乳房红、肿、热、痛,可形成脓肿,病人可高热。应积极抗炎治疗。脓肿形成前排乳为主,脓肿形成后需要排脓。产妇应积极预防乳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发生。

3)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腺体增生,形成边界不清,没有包膜的肿块。乳腺增生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胀痛,乳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多发生于30-40岁的妇女。可一侧或双侧疼痛,并可向肩背腋窝放射,可因情绪变化、月经周期而改变。经前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是卵巢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病理改变主要是腺上皮细胞增生、充血、水肿、导管扩张,扩张严重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称为囊性增生病。需要口服药物,定期检查。

4)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纤维瘤、脂肪瘤、乳导内乳头状瘤,均为乳腺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洗澡时自行发现乳房内有单发或多发圆形包块,活动良好,与皮肤、底部组织不粘连,皮肤无改变。纤维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20-40岁。可经辅助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治疗。

5)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已经成为女性第一杀手。发病率逐渐上升,增幅已达10倍,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多发生于35-55岁,70岁以上发病较低。国内外各地区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大城市发病率较高。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414.png

1)乳腺包块:乳腺内出现单个(少数为多个)无痛性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大小不一,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不佳。包块发生部位可因韧带受浸润而形成皮肤凹陷似酒窝,形成酒窝征。如果乳腺癌细胞浸及皮肤使毛囊孔及周围淋巴堵塞水肿,出现点状凹陷类似桔皮,称为桔皮征。

2)乳头改变:乳头可出现:脱屑、糜烂、瘙痒、回缩等改变,也可因肿块迅速生长,乳管收缩使乳头牵向病变侧,乳头出现抬高,或向一侧偏移的现象。

3)乳头溢液:乳管被浸及可有乳头血性分泌物,溢液多为单侧、单乳、血性。

4)淋巴转移症状:由于病变组织迅速生长浸及淋巴组织并向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在腋窝、锁骨上、下触及单个或多个融合成块的肿大淋巴结。

5)血行转移症状:癌细胞进入血管可随血液转至肺、肝、骨,常转至脊椎骨、股骨和骨盆,继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449.png

1)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2岁),绝经过迟(大于55岁),行经年限大于35年者。

2)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3)已得过乳腺癌者。

4)乳腺因各种原因多次接受放射线者。

5)大龄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上者。

6)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

7)患有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8)有乳腺良性病变病史者,尤其病理证实乳管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者。

9)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者。

10)肥胖与喜欢高脂肪膳食者。

11)精神创伤、情绪压抑、脾气不好、爱生闷气的妇女。

12)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者。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452.png

坚持自查:月经后3-5天自查。应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房间进行。

自查步骤:

1)脱去上衣,站在镜子前。仔细观察乳房的外观、大小及乳头颜色的变化,两个乳头位置的差别,乳头有否凹陷、偏斜、湿疹,皮肤有否酒窝征。

2)双手举过头顶。身体转向一侧观察乳房侧面,同样的方法观察另一侧。

3)双手叉腰,反复观察。

4)平躺放松,将一侧手臂放在头底下,另一侧手触摸对侧乳腺组织及腋窝。用并拢的手指依次检查乳腺的四个象限,最后检查乳头、乳晕区及腋窝区。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455.png

怀孕时,乳房会由于性激素水平持续高水平状态,导致乳房体积明显增大并且质地坚实,从而使乳房疾病的诊断变得困难。所以在怀孕前进行乳房检查是明智的。孕期特有的乳腺疾病改变包括小叶增生、积乳囊肿、纤维腺瘤和哺乳期乳腺炎。大部分患者所发现的情况与非哺乳期女性一致,按发生频率依次为纤维腺瘤、脂肪瘤、乳头状瘤,积乳囊肿和炎性病变。孕期同样也可能患乳腺癌,孕期发现乳腺肿块,一定要及时就诊。

微信图片_20200519150458.png

乳房皮肤过敏,有皮肤发红,瘙痒难耐。乳房皮肤过敏多有明确的过敏原,比如近期接触乳房皮肤的衣物。因此首要的治疗方法是远离过敏原。

治疗原则:

1)远离过敏原,更换合适的文胸。

2)局部皮肤如过敏症状严重可酌情使用各种抗过敏软膏,必要时建议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

3)如皮肤瘙痒影响休息,可于睡前口服促进睡眠和抗过敏药物。

 

*自查需谨遵医嘱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以专业医师诊断为准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