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乳腺癌?这样做才是聪明之举
2022-06-08 浏览:9658

1  善于摆脱压力

来自生活中的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对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锻炼人们的意志。但在压力过大超过常人的承受能力时,诸如非常态下的压力,不公平、不公正、不合乎常理的压力,对人的负面影响更大。

在这种压力下,需要及时摆脱,及时化解。化解压力的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心理上的调整,认识方面的调整。压力需要积极面对,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快摆脱压力。

在心理上,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压力需要在意,但不要永远放在心上;在意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化解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任何增加压力、不利于健康的、于事无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

面对压力时,一定要认识到人人都有烦恼、困难、忧愁,只有不把精神压力时刻放在心上,而把精力放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才是聪明之举。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才能自觉地自己劝说自己,自己改变自己。

缓解精神压力,有好多的方法可以借鉴。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能够有效改变郁闷心情,驱除压在内心深处的烦恼;不妨外出旅游,忘却心头的忧愁。改变一下环境,不要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外出彻底散散心,对缓解精神压力具有一定的益处;经常看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戏曲、电影、相声等,召唤久违的欢笑;看看逆境成才的书籍,了解榜样力量的内涵,淡化自己内心压力的阴影……

不过,要是真的精神抑郁严重,或者已经有了抑郁症的苗头,则应该及时找精神医生诊治,不要强行忍耐。

2  切勿乱用激素

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雌激素绝对与相对升高,与乳腺癌发病关系极其密切。因此,任何导致内分泌异常的做法,都是必须禁忌的。只要是服用任何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包括避孕药,都应该事先征求专业医师的意见,特别是具有乳腺癌高风险的女性,更需要谨记。

但这并非说雌激素绝对不能使用。当机体缺乏雌激素的时候,当年轻女性因病需要雌激素的时候,都是可以服用的,并不会带来副作用或者比较明显的身体伤害。重要的是女性是否需要雌激素,需要专业医生确定,而非外行人士确定,更不能道听途说。

对于外源性雌激素,要注意防范,根据常见的外源性雌激素侵入人体的特点,尽力避免污染,也不主动、不滥用、不盲从使用雌激素以及含有雌激素的产品,自身把好第一关。

至于保健品,如果是纯中药的,没有添加违禁药物者,是安全的;但对于来路不明的,甚至是自制的产品,一定要慎用。特别是在一些美容院,即便是外用的药物,包括精油等,也要弄清成分,不可乱用。

在避孕方面,尽量采用节育环、避孕环等,不宜首选口服避孕药。不得不服用时,一定要听一听医生的建议,尽可能将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则最好不要口服避孕药。

3  谨防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雾霾天气防不胜防,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这些不利因素需要靠大家的努力改变。同时要注意尽力避免,对于放射线、电离辐射、光线污染要谨慎防范,尽量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不得不接触时要有防护措施。

4  不可忽视小病

以往人们总认为乳腺增生就是良性疾病,但对于有恶变的可能常常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凡是患有乳腺囊性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等乳腺良性疾病者(应包括:乳腺癌高危人群、乳腺增生进展速度较快者),原则上都需要认真对待,定期进行检查,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百分之几的概率降到自己的身上。

预防糖尿病,关键是要科学饮食,适当运动。有人认为该病是遗传形成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遗传在总体发病率中所占比例很小。预防肥胖,远离垃圾食品、增强保健意识,是减低糖尿病、远离乳腺癌的重要一环。

要注意增强体质,防止病毒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不要滥用抗生素,尽量选择中药治疗,对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

凡是血压升高者,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防范,防止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多伤害。

5  婚育顺其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的女性认为月经多比月经少要好,总认为月经多是健康的表现。其实,月经过多是一种病态,是雌激素增多的表现。当长期月经过多、周期过短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有效干预。

有研究证明,孕育胎儿过程中,会降低妈妈未来乳腺癌的发病概率,妊娠反应也能降低乳腺癌概率,妊娠反应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患病风险就越低。而其他诸如孕期高血压、先兆子痫、体重增加这些与怀孕有关的因素则对将来患乳腺癌的概率没有明显影响。

哺乳有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生育后哺乳,不仅仅有利于宝宝,也有益于乳母。哺乳过程,是内分泌系统“休整”的过程,也是雌激素“冬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哺乳的妈妈也是一个利好的事情。

参考:如何远离乳腺疾病

图片:图虫创意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