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会找上哪类人?看看你是其中之一吗?
2022-03-18 浏览:6413

每个乳腺癌患者都会问:究竟为什么,我会得乳腺癌?对于这个问题,还真的无法准确回答。因为乳腺癌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基因、饮食习惯、哺乳、孕产、环境等,应该算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了乳腺癌。听起来,似乎说了等于没有说。但事实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寻找出一部分发生乳腺癌高危人群的。那么究竟哪些人可能会得乳腺癌呢?

一、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最高危的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上升(30岁以下发生者少见);
- 出生在北美和北欧的人;
- 绝经前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较高;
- 姐妹和母亲有乳腺癌病史

2.其他风险因素

- 携带BRCA1、BRCA2和TP53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女性;
-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
- 首次妊娠(足月)的年龄大于30岁;
- 未生育;
- 月经早初潮(<l2岁);
- 晚绝经(>55岁);
- 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和口服避孕药(如长期服用则略增加乳腺癌风险,然而风险随着激素治疗的停止而下降,且接受激素替代疗法5年后才有患乳腺癌的风险);
- 绝经后肥胖;
- 家族史(任何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
- 过量摄入酒精;
- 高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 胸部高剂量电离辐射。

3.值得注意的还有

- 乳腺癌在一级亲属中的发生风险仅增加2〜3倍。家族史的重要性不应被过度夸大。大部分发生乳腺癌的患者其母亲、姐妹或女儿并没有此病。

- 如果有患乳腺癌的个人史,会增加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即再次得乳腺癌,而不是原来的乳腺癌复发或转移)。

- 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男性,以及有其他因素(包括激素治疗前列腺肿瘤或刻意的激素摄入使乳房发育)引起乳房发育的男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会增加。

- 乳房的硅胶植入物不会增加发生乳腺癌和耽误乳腺癌发现的风险

二、如何远离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时间长短不一,可从75天到1043天不等。一般来讲,从一个癌细胞发展成0.2厘米大小的癌结节,平均需要10年,再发展成1厘米大小的癌结节,还需要4〜7年。可见,从一个乳癌细胞发展成1厘米大小的乳癌结节常常需要8〜15年,这就给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有1/3的肿瘤病人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肿瘤彻底治愈,乳腺癌就是其中一种。那么,如何预防乳腺癌呢?乳腺癌一般从三个级别进行预防。

一级预防到目前为止,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增强和健全机体的免疫功能无疑是一种积极的预防方法。锻炼身体是预防乳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级预防对乳腺癌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0岁以上女性,每年1次的乳腺钼靶摄片检查是推荐的乳腺癌普查项目,35岁以上40岁以下伴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也建议每年1次的乳腺钼靶摄片检查。35岁以下女性,每6个月~12个月的乳腺彩超检查是推荐项目。

三级预防对已经发现的乳腺癌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期。

结语: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切实做到定期检查,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多运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图片:摄图网

*参考:陈前军,司徒红林.乳房健康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M].P40-42

0点赞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微妙关系
乳腺癌和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最大危害...
张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 主治医师
2023-01-18 阅读:8307
总是睡不好觉?别怕,实用助眠指南来了
睡眠是大脑的暂时休息过程,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在睡眠期间得到修复和加强。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
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23-01-06 阅读:7144
乳头溢液莫慌张,乳管镜检查帮你妥妥地解决
不少姐妹都有过自己在非哺乳期发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内衣上往往会留下一些溢液的痕迹,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女,既害羞又慌张,不知所措:&ldquo天哪,我乳房怎么...
陈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护师
2023-01-06 阅读:9864
当乳腺癌患者感染新冠,请从容面对!
最近全国医疗界的热点无疑是新冠病毒。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各地逐步放开,很多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幼人群不淡定了。每天都能接到患者咨询,甚至多年未见...
盛佳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
2022-12-23 阅读:6602
乳腺癌病理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如何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是临床医师制定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型、大体检查、镜下观察和诊...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2022-12-13 阅读: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