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实体瘤中经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M)、氟尿嘧啶(F)、多柔比星(A)、表柔比星(E)、紫杉醇(T)等,常用的联合方案已由最初的CMF方案发展到今天常用的CAF、FEC、AC,AC-T、FEC-T、TAC等组合。而对于适合使用赫赛汀(H)生物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化疗的同时可以联合使用赫赛汀,比如EC-TH、TCH等。但是否所有的乳腺癌术后都需要化疗呢?
一、不当的辅助治疗会“误伤”
手术是大家所熟知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但手术对大多数乳腺癌并不能“根治”,手术后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加以巩固,医学上称这些治疗方法为“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可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当的辅助治疗会“误伤”患者。以化疗为例,这种“误伤”的概率约为30%~70%。随着人类对乳腺癌细胞的不断认识,尤其是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分子的认识,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逐步步入“量体裁衣”的轨道,这种治疗思路将大大地降低辅助治疗的误伤。
二、“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
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已经认为乳腺癌不是“单一成员”的疾病,而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疾病。乳腺癌家族大致分为四个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基底细胞样癌(三阴)型。Luminal型是家族中数量最多的类型,约占总数的60%;基底细胞样癌(三阴)型占10%~20%;HER2阳性型是家族中数量最少的,占家族数量不足10%。
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不同亚型乳腺癌的“脾气”“性格”也各不相同。医学上将癌细胞向周围及远处组织器官迁移的能力称为侵袭性与转移性,侵袭性与转移性强的癌预后较差。在乳腺癌家族中,Luminal A与B型乳腺癌性格较为温和,尤其是Luminal A型,侵袭性与转移性没那么强,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相对低,而且即使发生复发转移,其病情发展速度也比较慢;HER2阳性型则属于“急性子”,转移的风险较高;基底细胞样癌(三阴)型不仅性子急,而且还“横行霸道”,是最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类型,且容易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的肺、肝等内脏转移,愈合很差。
三、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化疗
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对不同治疗的敏感性也不同,不论是使用化疗、内分泌治疗还是生物靶向治疗,关键就是要摸准各个成员的脾气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误伤”。比如,Luminal A对内分泌治疗比较敏感,对化疗却不敏感,所以大多数这一型的患者仅仅进行内分泌治疗就已经足够,不需要给予化疗。化疗被认为适合于绝大多数Luminal B型乳腺癌、HER2阳性型乳腺癌以及三阴型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加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即赫赛汀靶向治疗),能提高生存率。基底细胞样癌(三阴)型乳腺癌目前唯一能选择的只有化疗。
可见,准确检测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等分子,然后对乳腺癌家族成员进行分类非常重要。在这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还可以减少治疗性“误伤”。
*图片:摄图网
*参考:陈前军,司徒红林.乳房健康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M].P84-86